(学校、班级)。每一位教师也是遭受疫情影响的普通人,老师们也面对着生存生活的压力,也会有恐惧和担忧。所以,各位老师在关心学生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做好自己的健康和心理防护,一方面是重视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要注重营养均衡,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另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情绪是我们心理状态的晴雨表,月有圆缺,人有悲欢,识别悲欢和识别天气的阴晴一样重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放松身心的小方法: 1、运动放松法,换个环境
研究证明通过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恢复平静,经常练习,会促使大脑创伤碎片修复,达到改善不佳心情的目的。每周坚持三至五天,可以使人精神高度集中,是稳定情绪、控制精神紧张的和心理失衡条的有效途径。老师们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室内运动,如体操,瑜伽,健美操等。特别是我们准备要请产假的老师们,更要注重体育锻炼,做好防护措施,多去氧气多的地方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 2、自我鼓励法,换个立场
要点:用积极的陈述来代替那些消极的陈述,说服自己,摒弃杂念。 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比如我们可以试着积极地来看待抗疫期间的“宅家”,这是隔离的需要,也是难得的一次人生经历,珍惜这些陪伴家人、安静读书、烹饪美食的日子。再比如根据抗疫要求,我们每天都联络学生和家长上报信息,情况往往繁杂,但我们每一条发至群里的信息都是一次让自己去积极影响他人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时刻都是传播正能量的使者。 3、呼吸放松法,换个方式
要点: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呼吸,感受身体的感觉。
换个方式,先叫停头脑中的各种想法,集中精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专注在呼吸上,让自己和自己的呼吸同步;感受自己身体哪些地方不舒服,就把注意力带到那里,随着呼吸将新鲜的空气吸入,将不适和紧张缓缓的呼出。如此往复,多做几次。 4、倾诉法,换个频道
当你内心感到苦闷无助的时候,可以尝试寻求一定的社会支持,向身边的亲人朋友倾诉烦恼,得到大家的理解与安慰,如在网络授课时遇到困难不知如何是
5
好,就可以和老师们进行交流,共同克服困难。主动寻求支持或主动向别人倾诉不仅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也可以使困难变得易于忍受,也有助于保持自尊。比如和亲人朋友聊聊天,研制健康营养的美食和家人分享,还可以通过大声唱歌、倾诉和哭泣的方式合理宣泄负面情绪。当然,每个人情绪调整的方式会很不同。5、及时识别自己的情绪,理解接纳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
情绪时刻影响着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身体有一种免疫力细胞,特别喜欢好情绪,当我们情绪好的时候,免疫力系统就会很强大,能够很好地抵挡病毒的入侵,所以特殊时期我们更要调整好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识别自己的情绪,给它们打上准确的标记是情绪管理的开始。我们可以认识一些情绪的词汇:高兴、愉悦、伤心、沮丧、失望、抑郁、烦躁、生气、愤怒、紧张、害怕、焦虑、恐惧、轻蔑、厌恶、压力等等。描述情绪的词汇很多很多,我们人类的情绪是非常丰富的。
识别情绪,我们要学会观察自我的情绪状态。平时我们很清楚自己是否开心,这是心情。情绪和心情是有所区别的。情绪其实在潜意识里产生,情绪的表达是下意识的,基本上难以抑制或隐瞒。
我们可以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比如以下五个方面)来辨别情绪。即使一瞬间的表情迟疑、语调或手势的变化,都可能在传达某些情绪信息。
6
从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来看,可以分成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即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任何一种情绪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都在传递一些信息,负面情绪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理解和接纳我们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
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可能会产生焦虑多疑、惶恐不安、愤怒暴躁、抑郁悲伤、恐惧害怕、盲目乐观、冲动易惹、焦躁烦闷、压力等情绪状态,这些都是一个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反应。要告诉自己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是疫情期间的正常反应,要允许自己表达脆弱,不必压抑这些情绪的存在。
疫情下的常见情绪反应
7
情绪“温度计”
疫情之下,心怀敬意,积极作为,传递正能量。在力所能及做各项疫情防控
8
工作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地向学生、家长传递正能量。身为教育者,我们承担的责任是用心灵引导心灵、引导下一代更好地成长。我们要积极引领学生客观地面对疫情,不信谣不传谣,在危机中成长。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努力用聆听、温暖和专业去帮助别人的助人者,也是有痛苦、脆弱和软肋的普通人。不忘自我关爱,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让我们一起努力!
学生篇
家长篇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