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343115
课程名称:荒漠化防治工程(Desertification Combating Engineering)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实验总学时24,课程总学分4
先修课程:植物学、生态学、气象学、地貌学、风沙物理学、土壤侵蚀原理等 适用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理论课所学的知识,掌握从事荒漠化防治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正确识别常见昆虫,了解昆虫的一般构造和功能的关系以及昆虫的习性与行为的内在机制和原理。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独立进行荒漠化防治工程的调查、规划、施工设计。荒漠化防治工程学实验课开设的目的是深化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荒漠化防治工程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能力,验证课堂所学理论。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1.基础必修实验 实序学验主要试材及 项目名称 实验目的与内容 号 时 性仪器设备 质 目的:了解荒漠的分布情况及基荒漠分布及其特征 础1 2 计算机、投影仪,影像资料 其特征 内容:我国的沙漠景观及其沙必漠地区的概况 修 目的:了解风沙流的结构 内容:1、绘制不同下垫面的风基风速梯度及础2 地表粗糙度速廓线图。 2 风速仪、钢卷尺、铝盒等 必2、分别用图解法和公式法求地测定 修 表粗糙度Z0、摩阻流速V*和剪切力τ。 风沙土机械目的:土壤机械组成与侵蚀的基组成分析关系 础甲种比重计、土壤筛、温度3 2 (比重计内容:通过实验掌握简易比重必计、干燥器、烘箱等 法) 计法测定沙土机械组成。 修 目的:了解荒漠化对土壤养分基土壤养分的的危害 础养分速测瓷盘、土壤样品、4 2 速测 内容:一次浸提,分别测定必扩散皿、半微量滴定管等 NH4+、NO3-、H2PO4、K+ 修 目的:了解某个地区的风力资基风信资料的源情况,为进行综合治理提供础5 2 某区域的气象资料 整理 资料 必内容:绘制风信玫瑰图等 修
25
目的:熟悉荒漠化防治的调查6 坡面侵蚀与地表粗糙度测量 方法 2 内容:观测微型侵蚀小区地表径流、泥沙产量和地表粗糙度, 基础测针、放大镜、记录纸等 必修 7 目的:了解林带的效应,理解沙地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原理 内容:林带的高度、布设与防林带的效应 护效果及其林带的结构特点 2 基础风速仪、地温表等 必修 2.综合性实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目的与内容 实学验时 性质 主要试材及 仪器设备 目的:了解新技术在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熟悉航侵蚀区航片1 片判读的方法 6 判读 内容:地貌、土壤、植被及土地利用判读 目的:了解和掌握地理信基于GIS的息系统在荒漠化防治中土壤侵蚀因的应用 2 6 子分析与信内容:提取坡向、坡度等息提取 地形指标,进行水文及地表状况分析。 3.设计性实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目的与内容 基础航空相片、立体观察镜、计算机、必遥感影像软件等 修 基础计算机、arcveiw软件等 必修 实学验时 性质 学生自选 学生自选 主要试材及 仪器设备 1 2 26
学生? 自选 注:学生可根据本大纲选择设计性实验项目也可另行设计实验项目,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四、实习内容:
1.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30%
要求:按组在室外采集土壤样品,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2. 风速梯度及地表粗糙度测定 70%
要求学生以组单位,参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风速仪的布设工作,测定不同高度的风速的大小,验证风速梯度的规律;以组为单位,布设测针和测定地表粗糙度情况。
五、教学方式及课程考核办法
本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是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大了实验学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验证理念,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教师深入讲述理论知识。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考核办法一般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的课堂作业,根据学生现场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为考核依据,实验操作占60%,实验报告占4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李滨生主编. 治沙造林学. 北京:中同林业出版社,1990. [2] 朱朝云等主编. 风沙物理学. 北京:中同林业出版社,1992.
[3] 张奎壁、邹受益主编. 治沙原理与技术. 北京:中同林业出版社,1990. [4] 汤国安主编,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 [5] 常庆瑞等,遥感技术导论,科学出版社,2004. [6] 孙家抦, 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7
《基础气象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3001029
课程名称:基础气象学实验实习
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48,实验实习总学时8,课程总学分3 先修课程:基础气象学
适用专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园艺、农学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基础气象学实验实习》是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园艺、农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基础气象学理论课所学的知识,掌握从事基础气象学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本课程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气象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
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从事基础气象学应用和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1.基础必修实验 序项目名称 号 实验目的与内容 学实验时 性质 主要试材及 仪器设备 目的:通过实习,了解测定辐射度、光照度和日照时数所用仪器构造和辐射度、光基本原理,并掌握测定辐射度、光照照度和日度和日照时数的方法。 1 2 照时数的观测 内容:辐射度、光照度和日照度时数的观测 目的:通过实习,了解几种常用测温仪器的构造原理,熟悉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能独立进行仪器的安装,观测和记录整理。 内容:各类温度观测 目的:通过实习了解几种常用测湿仪器构造和基本原理,掌握百叶箱中干湿表和通风干湿表的安装、观测和维护的方法,并学会用湿度查算表查算湿度。 内容:空气湿度的观测 基础直接辐射表、天空必修 辐射表,辐射电流验证表、照度计、日照性实计 验 2 地温与气温的观测 百叶箱、各类普通基础水银温度表、普通必修 酒精温度表、最高2 验证温度表、最低温度性实表,曲管温度表、验 干球温度表、温度计等 3 空气湿度的观测 基础百叶箱、毛发湿度必修 表、通风干湿表、1 验证湿度计、湿度查算性实表 验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