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3 16:14: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狂人日记》的思想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近代杰出思想家的爱国精神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什么?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创办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二. 讲授新课: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近代创办的新式学堂,并分析其作用。 提示: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动时期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甲午战争之后 百日维新期间 北洋西学堂 京师大学堂 作用: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2.提问:科举制创立的时间?废除科举制度的时间和影响?

提示:公元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1905年正式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式学堂的创办,各级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讲述:报刊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是历史发展的晴雨表。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在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过程中出现的。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

1

最长的中文报纸。《大公报》《新闻报》《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4.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形式报刊有何重要作用?

提示:这些新式报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成为人们针砭时政的喉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5.提问: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有商务印书馆;还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列表说明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成就。 提示:

2.展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说出鲁迅《阿Q正传》的特征?

提示:《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3.展示齐白石、徐悲鸿和他们的代表作,并讲述: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4.展示图片:《聂耳》《洗星海》,并提问:他们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提示: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其中《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洗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5.提问:你知道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分别是什么? 提示:是1905拍摄的《定军山》和1931年《歌女红牡丹》。

6.展示赵丹和周璇照片,并讲述:赵丹、周璇等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2

三、课堂小结: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19世纪后半期,一批新式学堂先后在中国诞生。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诞生的近代报刊、文学艺术,激励了人民的革命斗争,也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了解和体会,讲述近代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引用了多种材料,并根据材料,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况能力,进而让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良好思维习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重对材料的数量、长短、深浅的把握,以更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自己教学水平。

3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mba76dg3z6b8ve00zsa83uyx967u500v8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