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⑶_______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_________________,不必为己。 ⑷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⑸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清晨入古寺,________________。 ⑺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 ⑻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 ⑼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 ⑽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⑵然后能自反也 然后能自强也⑶货恶其弃于地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⑷食之不能尽其材⑸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⑹初日照高林⑺万籁此都寂⑻孤蓬万里征⑼缥缈孤鸿影。⑽更著风和雨
8.根据理解默写
⑴中华民族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又给人人生启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悠长的钟磬音,在万籁俱寂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心灵愈发沉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送友人》中写送别地辽阔秀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送友人》中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表现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即景设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送友人》中化用典故,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营造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直接写出作者孤寂的心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⑾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卜算子?咏梅》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答案: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⑵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⑶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⑷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⑸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⑹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⑻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⑽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⑾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⑿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0. 综合性学习
在“最美教室”评比中,学校要求班级布置一个“诗中有画”的墙面,宣传组同学设计出了三种版面,究竟哪一种更适合挂在教室里呢?请你选择一种并说明理由。
我选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我选乙,理由:乙图中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传达出想登临高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背景是群山,图文相符,适合挂在教室里。
示例二:我选丙,理由:丙图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背景是翠竹,翠竹代表着一种刚正不阿的气节,适合挂在教室里。(甲图不适合挂在教室里)
二、课内诗歌阅读 ㈠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出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3.品读全诗,说说作者观赏破山寺的景物后,触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1.曲折的小路两边,竹林茂密修长,通向幽深之处,后禅院花木扶疏,高低掩映,
1
1
景致又浓又深。2.诗歌描写的清晨寺后禅院清幽脱俗的景致,使作者消除了私心杂念,心如止水,空明纯净,寄托了自己避世的情怀,向往佛门清净的倾向。(意对即可)
㈡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横”和“绕”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2.颈联用了什么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横”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东城而过,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副寥廓秀丽的图景。2.对偶,情景交融。天空的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缓缓西沉,似乎不忍离去,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㈢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__的氛围。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做简要赏析。
答案:1.疏桐、孤鸿 凄清孤寂。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㈣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________的处境,下阕写梅花________的品质。
1
1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答案:1、艰难、恶劣 高洁坚贞 (意思对即可)2、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三、课内外比较阅读
㈠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1.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但诗中所表达的情意却有所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之意,意境旷达;《送友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_________之情,情思动人。
2.诗人在诗歌中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对《送友人》的尾联进行赏析。
答案:1.示例:宽慰 惜别
2.示例:在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诗人通过描写挥别的动作和马儿鸣叫的场景来表达对将要离别的朋友依依不舍之情,属于间接抒情。
㈡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列问题。
卜算子·咏梅卜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卜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已是黄昏独自愁, 飞雪迎春到。更著风和雨。已是悬崖百丈冰, 无意苦争春, 犹有花枝俏。一任群芳妒。俏也不争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把春来报。只有香如故。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