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那种原料。
(四)、饮食方式的差异
饮食方式,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食客的进食量或者说是每个人所消耗的食物的量占总食物量的比例是不确定的。西方人习惯于分而食之,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在西方宴会上,虽也围坐,但各人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此外,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用餐器具的不同。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精美的食物要有精美的器具搭配,并且要注意搭配和谐,菜肴与器皿在色彩纹饰、在形态上、在空间上都要讲求和谐相配,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
第 5 页 共 7 页
术享受。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像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 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融合发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光芒。在西方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那也是很多西方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像唐人街。尽管中国的餐饮形式多样化,美味让人留恋忘返,但传递的文化价值却一直难有突破,与美国餐饮的快速便捷,法国大餐的浪漫高雅相比,中国餐饮的定位很模糊。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餐特别是洋快餐,席卷了中国餐饮市场,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异地美食,全国诸多
地方都开设了西餐厅,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招牌随处可见。随着营养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只注重菜的色、香、味,而更注重它的卫生与营养了,也更加注重科学搭配,合理地摄入热量。这一切都说明中国人的饮食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更加趋向理性,特别是年轻人的饮食越来越西方化。而在西方饮食中,蔬菜类的比重也明显加大,西方人越来越欣赏中国的饮食,越来越重视体验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西方饮食文化应该增强交流,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先进的科学的餐饮文化体系。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加强中西方饮食文化相互配合,提高膳食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中西饮食文化将出现融合共存的发展势头。中国饮食应汲取西方饮食的科学观念,应该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使之更为完善。西餐也应该向中餐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饮食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将会出现一种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更科学的新生饮食文化。
总之,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性和多元化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通过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饮食观念、饮食内容、烹调、饮食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西饮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各有所长。西方主张个自由,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主张团结协作。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正向着融合的趋势发展,中西方饮食文化将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中国应该充分吸收西方饮食的优点,取长补短,实现中
第 6 页 共 7 页
国饮食的大发展,符合现在人们的健康、营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郁青青,从饮食文化差异分析奥运菜单的翻译方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滕延江,王 勇. 民族文化心理与饮食习俗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潍坊学○
院学报,2005(2)
3、傅 强,王 辉. 浅谈在2008 年奥运会市场中的中西方饮食文化[J]. 体○
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3)
4、孔常润. 热点探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
第 7 页 共 7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