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识记:
1.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地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l 领会: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
l 识记: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联结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
2.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可以解释应答行为的产生,而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可以解释操作行为的产生。
3.操作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
4.“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是操作性条件理论在教育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应用之一。 l 领会:
程序教学所遵循的主要原则
1.教材分为小步子
2.学生对所学内容反应积极 3.反应后有即刻反馈 4.尽量低的错误率 5.教学允许学生自定步调 l 简单应用: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
1.学习的实质:人和动物的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 2.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率、联系率、准备率。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l 识记: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顿悟和理解,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者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
2.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是否理解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3.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l 简单应用: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 l 综合应用: 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主观条件:(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
结构。(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第四章 学习的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概述
l 识记: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
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l 领会: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l 识记: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l 领会:
1.强化理论:
学习动机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认为人的某种学习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应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关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层: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 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层次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必须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l 领会: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l 综合应用: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
l 识记: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