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题卷(A)
考试时间:100分钟(闭卷)
年级:( ) 专业:( ) 姓名:( ) 学号:( )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将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处,每题2分,共50分)
1. 历史上盛产哲学家和思想家的国家是( A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2. 物质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是( A )
A. 机械运动 B. 物理化学运动 C. 生命运动 D. 社会运动 3. 辩证的否定是( D )
A. 全盘否定 B. 不肯定 C. 不否定 D. 既肯定又否定 4. 得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一命题的抽象思维方法是( A )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分析法 D. 综合法
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认识总规律是中国共产党的( B ) 理论依据。 A. 统一战线 B. 群众路线 C. 党的建设 D. 反腐倡廉 6.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B) A.正确肯定了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 B.根本忽视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C.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属于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7.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8. 生产力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C)
A.劳动对象 B.劳动力 C.劳动者 D.劳动资料
9.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10. 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这句话体现的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原理是(A)
第1页(共4页)
A.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B.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
择性
C.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D.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
A.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B.商品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决定的 12. 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13.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C)
A.价格与价值总是相等 B.价格与价值总是相背
C.价格围绕价值作上下波动 D.价格无规律地围绕价值进行波动 14.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一个很大特点是(B) A.可以生产新的使用价值
B.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新价值比劳动力本身价值更大 C.可以劳动
D.可以创造劳动力价值
15. 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等机器在增加,此时,资本家所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B) A.机器与工人的劳动 B.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C.科学技术 D.全体资本 16.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7. 金融资本是由(C)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18. “世界上没有一种力量能够挽救资本主义免于崩溃”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两句话的主要依据是(B)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2页(共4页)
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9.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其根本原因在于(A)
A.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没有爆发社会革命 C.没有扩大工人的民主权利 D.没有消除私有制 20.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1. 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了(B)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22.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国家政权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唯物史观 23. 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C)
A.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C.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24. 恩格斯指出,如果用一段话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思想,那就是《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 C.消除阶级差别 D.消除私有财产
25. 对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之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C)
A. 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 B. 后者更加根本,决定了历史的发展趋势
C. 前者的实现需要后者提供相应的条件 D. 两者之间并无本质的联系
二、辨析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每题10分,共30分)
26.无规律即没有规律。
第3页(共4页)
27. 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才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8. 随着垄断的产生和发展,竞争会被逐渐消除。
三、分析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共20分)
29.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马克思指出“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材料2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3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中的惟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材料4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和材料2的共同点。(5分)
(2)材料3和材料4在本质上是否相同?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5分) (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10分)
第4页(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