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肾上腺素 B.视近物 C.耐交感神经兴奋 D.阿托品 E.有机磷农药
50.书写危重患者交班报告时应报告( )
A.生命体征 B.呕吐 C.神志 D.瞳孔 E.抢救和护理情况
51.用已知A型血与待测者血作交叉配血,若主反应凝聚,次反应不凝聚,待测者血型可能为( )
A.AB型 B.O型 C.A1型 D.B型 E.A2型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D 3.A 4.E 5.A 6.C 7.C 8.A 9.E 10.A 11.D 12.C 13.D 14.B 15.E 16.B 17.D 18.C 19.B 20.D 二、名词解释
21.长期医嘱: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和时间后方失效,在医嘱的有效日期内按规定的间隔时间执行。
22.护理记录单:用于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已实施护理措施的护理文件。凡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病情变化、出入水量、特殊用药、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均应按时间顺序逐项记录。
23.临时医嘱:医嘱的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即刻医嘱(st)一般在医嘱开出后15分钟内执行,一般只执行1次。
24.长期备用医嘱(p.r.n):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日期后方失效,病情需要时才执行,写明每次用药的间隔时间,每次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栏做记录,供下一班参考。
25.临时备用医嘱(s.0.s):医嘱有效时间在12小时,病情需要时执行。日间备用医嘱仅限于日间有效,下午7时后失效;夜间备用医嘱仅限于夜间有效,至次晨7时失效。如未用注销时,由护士用红笔在该医嘱后写明\未用\两字。
三、问答题
26.(1)运输物质:营养物质、氧、代谢产物、激素以及进入体内的药物等,都要通过血液运送。
(2)缓冲作用:血浆申有碳酸氢钠和碳酸,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蛋白质以及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缓冲物质,有缓冲酸碱的作用。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通过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液的pH值不致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
(3)防御功能:血液中的白细胞和各种免疫物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抗毒素、溶菌素等,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4)生理止血功能:血液中有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当毛细血管损伤后,血液流出自行凝固,起到止血作用。
(5)调节功能:通过运输激素实现体液性调节。
(6)血浆构成机体内环境的一部分,借此进行物质交换。
27.出院记录单是用于小结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和护理过程的护理文件。书写出院记录单时注意:①出院记录单应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并写明已解决了哪些护理问题,出院时仍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②在出院指导栏内书写出院后患者
在饮食、活动、休息、用药、复诊5个方面的注意事项;③简单小结出院时患者的一般状况。
28.特别护理记录单包括:①一般项目: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页码、日期、时间、签名;②记录内容:意识、颅内病变指征、生命体征、入量、出量、各种管道、皮肤、病情及护理措施实施情况。
29.由医师直接输入电脑的医嘱称为\电脑医嘱\。其大致的处理程序是:①医师在医师工作站将医嘱内容输入电脑后,提交给护士工作站,护士在护士工作站提取、转抄医嘱,并打印成\医嘱本\;②护士逐条校对医嘱无误后,将临时医嘱打印在\临时医嘱单\上,将长期医嘱打印在\长期医嘱单\上,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人病案内保存;③将医嘱打印成分类执行单,如\注射单\、\服药单\、\输液单\、\小治疗单\,护士根据分类执行单执行医嘱。
30.医师开出停止医嘱后,护士用蓝钢笔在长期医嘱单上停止栏内写明日期、时间并签名,同时将有关执行单上的该医嘱注销。如更改医嘱、应同时停止原医嘱。
31.由医生直接书写在医嘱本上的医嘱称为\手工医嘱\。其转抄程序是:①由护士按医嘱性质分别转抄在长期和临时医嘱单上,并分别在医嘱本的\蓝\标记行内画一蓝勾,表示此条医嘱已转抄;②转抄时应紧靠日期线书写,1行不够,下一行缩进1个字后再写;③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时间及第1个字的排列应分别成4条线;④日期、时间、医师和转抄护士姓名均写在第l横格内,核对者签名于医嘱最后1行护士签名横格内。
四、填空题 32.危重患者
33.7Am以后‖7pm以后 34.(红)细胞‖毛细血管 35.护理‖健康宣教 36.正常‖增高 37.血红素‖DNA
38.子宫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
39.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
40.耻骨下弯‖耻骨前弯‖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
41.一般情况‖生活状况‖各系统情况‖认识与感觉‖心理社会状况
五、多选题
42.ABE 43.ABCE 44.ABCDE 45.ACDE 46.ABCDE 47.AD 48.ABCDE 49.BCE 50.ABCDE 51.B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