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随堂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7:05: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卷

一、给加粗字注音

1.赫然( ) 2.迭起( ) 3.锲而不舍( ) 4.潜心贯注( ) 5.校补( ) 6.浠水( ) 7.群蚁排衙( ) 8.沥尽心血( ) 二、解释下列加粗字

1.仰之弥高( ) 2.锲而不舍( ) 3.兀兀穷年( ) 4.迥乎不同( ) 5.无暇顾及( ) 6.目不窥园(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1.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 )

2.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栽,争取民主!

( )

3.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棵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 )

四、简答题

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分析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和“他并没有先‘说’”中的“说”的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表现闻一多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选取了什么材料加以表现?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些话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训练

请以200字左右的文字介绍某同学的“言”和“行”,藉以反映其性格。 参考答案

一、hè dié qiè qián xiào xī yá lì

二、1.更加 2.刻 3.劳苦的样子 4.差得远 5.空闲 6.偷看 三、1.籍 2.裁 3.颗

四、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五、1.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2.选取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 3.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及谦逊的人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随堂练习

练一练

1.给加粗字注音。

瞳仁( ) 亢奋( ) 羁绊( ) 山崖( ) 冗杂( ) 烧灼( ) 磅礴( ) 淋漓( ) 戛然( ) 闭塞( ) 束缚( ) 2.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躁?摹?恬 ? ? ?????燥?蓦?聒????渺?绊?晦 ? ??缈畔??????悔 3.你对课文了解吗?

(1)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它( )着你,( )着你,( )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 )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 )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 )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 )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2)理解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②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③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议一议

1.关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歌颂阳刚之美。你是怎么看的?

2.文章表现了恢弘的气势和激越的情感。说说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手法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3.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为什么会有那么强大的力量?)

4.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找出一处说说其好在哪里? 读一读 课内阅读: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用什么修辞方法?分别写出了后生们的什么特点?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3.上述句子改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可以吗?为什么?

4.文中为什么要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课外阅读:

在清凉的秋风里,在纯的透明的天空下,怀着一份静静的心情,听上一曲《秋日的私语》。

钢琴缓缓地打着低音,在我眼前托出一片高远而安详的天空。接着,一串平缓的旋律带我漫步于林间小路。①轻踩着微润的泥土,吸吮着莫名的芳香,让我尽情聆听风的私语,云的私语,秋虫的私语,湖水的私语,大自然的私语……

一阵秋风掠过湖面,带来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凉意。树上的叶儿在这风中颤抖了几下。听!你听到了什么?我分明听到了叶的私语。②那相伴了一春一夏的小侣,此时此刻正互道珍重、缠绵、依恋,但绝无哀怨。太阳照着,它们依偎着,享受着最后一次被涂成金黄,回忆着星星点点的往事……③它们曾一起绽出新芽,一起舒展了腰身,一起在暖风中嬉戏,一起为大树——它们共同的家,奉献着自己。

又一阵风吹过,湖水轻颤,泛起涟漪。④几片树叶翩然地、潇洒地落入秋天的水纹里,随波而去。

“别难过,明年我还会再来。现在要去泥土里,化作树的根,化作树的魂。” ⑤太阳隐去,星星闪现,秋露落下,滴进水里,渗入土里,润到我的心里……终于,淡淡的,一切的梦幻消失在重新平静了的湖水里。……消失了那些私语。

当那极富穿透力的尾声溶入空气时,我觉得那弹跳雀跃的,已不仅是黑白琴键,那是我和养我的母亲的私语,我和润我心田的园丁、诤友的私语,那私语中含蕴的是广博的爱。

1.解释加粗字在句中的含义。

树上的叶儿在这风中颤抖了几下。颤抖:________。

太阳照着,它们依偎着,享受着最后一次被涂成金黄。依偎:________。 2.选文写了哪些秋景?其中详写了哪种? 3.文中和画线句②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 4.文中作者由“黑白琴键”联想到了什么?

5.发挥想像,写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所表达的内容。 回忆着星星点点的往事…… 补写内容:

6.从文中备选的五个句子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所选句子: 喜欢的理由: 写一写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随堂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nane9k43r3qhtz4wh2h1h1yk7phhy00sl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