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 第一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D.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 v1 时,第二次滑翔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阻力比第一次的大
11. 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
m,运动半径为 R,角速度大小为 ω,重运动.座舱的质量为 g,则座舱( 力加速度为
)
2πRA. 运动周期为 ??B. 线速度的大小为ωR
C. 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 D.所受合力的大小
始终为mωR 11.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
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t=0时,木板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的作用,在t=4 s时撤去外力.细绳对物块的拉力f 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c)所示.木板与实验台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重力加速度取g=10 m/s
2
2
.由题给数据可以得出( )
A.木板的质量为1 kg
B.2 s~4 s内,力FD.物块与木的大小为0.4 N C.0~2 s内,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 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12. 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一水平拉力 F, 则 (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A 施加
A. 当 F<2μmg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 F=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 μg C. 当 F>3μmg 时,A 相对 B 滑动
D. 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μg
三、简答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20 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3.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次实验过程,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 O 点,不能随意变动
B.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 90°,以便于
算出合力的大小C.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D.必须使分力与合力在同一平面内
(2) 下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则
其中 同学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14. 在“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M 表示
小车及砝码 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 表示沙桶及沙的总质量. (1) 为使实验中小车所受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应采取的措施是 ▲
打点计时器 纸带 均匀长木板 细线 滑轮
水平实验台 ;为使细线对小车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桶和沙的重力 mg,应控制
沙桶 (2) 在控制沙桶和沙的质量一定的情况下,该实验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直观反 映加速度与小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关系,请在方格坐标纸中选取恰当的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相应的图象.
次数 小车及砝码的加速度 /m·s 总质量 M/g a-2 1 / kg1 M 1 2 3 4 5 6 7
根据图象判断,实验产生误差的最主要原因是:
15.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a 与 F、m 之间的定量关系”.
▲
.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1.91 1.71 1.50 1.36 1.12 1.00 0.90 5.00 4.00 3.33 2.86 2.50 2.22 2.00
(1) 实验时,必须先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该同学是这样操作的:如图乙,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