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并连着已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接通电源,用手轻拨小车,让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 的点,说明
小车在做
运动.
(2) 如果该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平衡了摩擦力.以砂和砂桶的重力为F,在小车质量 M 保
持不变情
况下,不断往桶里加砂,砂的质量最终达到 ,测小车加速度 a,作a﹣F 的图象.如图丙图线正确的是 .
(3) 设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为 S1 和 S2.如图丁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 S1、S2 的情况,从
图中可读出 S1=3.10cm,S2=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Hz,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
m/s2
.16.(10 分)据统计,我国每年高速路上 20%的事故都是因为疲劳驾驶,尤其是重型卡车,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国内某汽车品牌率先推出AEBS 系统,通过雷达和摄像头判断车距,当车距小于安全距离时自动启动制动系统,并通过车内警报提醒驾驶员保持清醒.某次实验室测试中汽车以 10m/s 速度匀速前进,通过传感器和激光雷达检测到正前方 22m 处有静止障碍物,系统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使之做加速度大小为 1m/s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员 2s 之后清醒,马上采取紧急制动, 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求:
(1) 驾驶员采取紧急制动之前,汽车行驶的距离; (2) 驾驶员采取紧急制动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3) 汽车在上述 22 m 的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17.(12 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倾角 θ=37°,一物体以 v0=12m/s 的初速度从斜面上的A 点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 a=8.0m/s2.g 取 10m/s2,sin 37°=0.6,cos37°=0.8,求:
(1) 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2)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四、
(3) 物体沿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18.(12 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 m=10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物体施加一个 F=50 N 的拉力,使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θ=37°,物体与水
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0,sin 37°=0.60,cos 37°=0.80,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
(1) 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 求物体在 2.0 s 末的瞬时速率;
(3) 若在 2.0 s 末时撤去拉力 F,求此后物体沿水平地面可滑行的最大距离.
2
(12 分)如图所示,已知倾角为 θ=45°、高为h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球从高为 H( h H 5
h )
4 处自由下落,与斜面做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后水平抛出.小球自由下落的落点距斜面左侧的水平距离 x 满足一定条件时,小球能直接落到水平地面上.
(1) 求小球落到地面上的速度大小;
(2) 求要使小球做平抛运动后能直接落到水平地面上,x 应满足的条件; (3) 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小球运动的最长时间.
20.(12 分)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倾斜直轨道 AB 和圆轨道 BCD 组成,AB BCD 相 切于 B 点,OB 与OC 夹角为 37 ,CD 连线是圆轨道竖直方向的直径(C、D 为圆和
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轨道 AB 上高 H 处的某点由静止滑下,用力传感器测出滑块经过圆轨道最低点 C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F,并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压力 F 与高度
H 的关系图象,该图线截距为 2 N,且过(0.5 m, 4 N)点。取 g 10 m/s2 .求:
(1) 滑块的质量和圆轨道的半径;
(2) 若要求滑块不脱离圆轨道,则静止滑下的高度为多少;
(3) 是否存在某个 H 值,使得滑块经过最高点 D 飞出后落在圆心等高处的轨道上 若存在,
请求出 H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