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017·河南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a国的气候特征是 ( ) A.阴雨天气多,降水丰富 B.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 C.白天升温慢,夜晚降温慢 D.四季分明,降水年际变化小
2.20世纪60年代以前,采珠业是a国的支柱产业,20世纪70年代后采珠业迅速衰退,其主要原因是 ( ) A.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 B.养殖技术迅速发展 C.海水温度迅速上升 D.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3.下表是2014年a国人口统计资料,关于a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男性人口 a国 人口总数 数量 9 881 580 6 864 561
69.5% 男性人口比重 数量 3 017 019 30.5% 4.13% 女性人口女性人口比重 人口增长率
A.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 B.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C.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 D.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解析】1选B,2选D,3选C。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a国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晴天多;沙漠地表热容量小,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快,夜晚降温快;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降水年际变化大。第2题,20世纪60年代以前,采珠业是a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一是因为该区域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采珠业转移出来;二是因为海上石油的开发破坏了珍珠母贝的生存环境,导致珍珠产量下降,并不是国际市场需求量锐减和海水温度迅速上升所致。第3题,读表中数据可知,a国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主要是因为该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男性人口迁入;导致人口增长率高,不完全是人口自然增长导致的,所以不
2020
能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该国为热带沙漠气候,人口集中分布在绿洲和城市,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加固训练】
M国拟建一条连接南北水域的人工运河(如图所示),运河建成后将有北部水域淡化后的5万亿立方水资源进入运河区。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运河长度约为800 km B.经过板块生长边界
C.沿线最大高差约为2 100 m D.运河水结冰期长
(2)运河建成后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俄罗斯进出印度洋 B.缓解M国中部干旱问题 C.苏伊士运河地位明显下降 D.运河沿线地下水位升高
【解析】(1)选C,(2)选C。第(1)题,该运河所经区域为板块消亡边界;纬度较低,河水多不结冰;根据经线上两条纬线间隔,可大致估算运河长度超过1 000 km;拟建运河沿线最高2 000 m稍高,最低为波斯湾海平面,可估算出运河沿线最大高差约为2 100 m。第(2)题,运河建成后,俄罗斯进出印度洋不必再经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绕道;每年5万亿方水资源进入运河区,可大大缓解伊朗中部的干旱问题;运河沿线地下水位可能会升高;该运河建成会对苏伊士运河的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苏伊士运河的地位并不会明显下降。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面,平均水深273米。四周有多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注入湖泊。马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常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回答4~6题。
2020
4.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 ) A.地壳断裂下陷 C.褶皱凹陷
B.河流改道 D.冰川作用
5.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最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B.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太阳高度角小
6.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 ) A.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B.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C.湖岸沿线水质好 D.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解析】4选A,5选A,6选B。第4题,由材料信息可知,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凹陷,加上该地区降水量丰富,地表径流汇入积水成湖。第5题,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南移,该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入湖径流带来大量的泥沙(部分颗粒小的泥沙会悬浮在湖水中)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的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越多,对光的散射和吸收就越强,透明度就越小。第6题,沿湖岸线的水域,湖水浅,阳光和氧气充足,不仅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也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从而导致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 7.(能力挑战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当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
2020
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原生铜矿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自然界中原生铜矿化合物可溶于水。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M地为深水良港,一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下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1)分析P地附近地表含铜量高的形成过程。 (2)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仔细阅读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示意图可知,随着距地表越近,P地地下含铜量升高,所以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大。由图2可知P地地下50米左右有岩浆活动形成原生铜矿,原生铜矿与地下水接触,导致部分铜矿溶解于水中;根据图1结合材料可知,纳米比亚地处非洲大陆西岸,在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地表蒸发旺盛,在毛细作用下,含铜溶液到达地表附近;溶液中的水蒸发后,铜在地表附近不断结晶、富集,所以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大。第(2)题,由图可知纳米比亚铜矿资源丰富,由于该国经济较为落后,国内市场狭小、消耗少;而国际市场对铜矿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由材料可知M港是深水良港,便于大型船只停泊;图中显示铜矿产地有铁路与港口相连,交通便利,所以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纳米比亚铜矿资源丰富,修建炼铜厂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属于动力导向型,而图中显示该国铀矿丰富,可建核电站,为炼铜厂提供充足的电能,所以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建设炼铜厂需要大量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人才等;纳米比亚经济落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