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8.5万元 (4)该企业对招待费的纳税调整额
招待费限额计算:①80×60%=48(万元);②(2000+10)×5‰=10.05(万元) 招待费限额为10.05万元,超支69.95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9.95万元 (5)该企业对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整额 捐赠限额=193.7×12%=23.24(万元)
该企业20万元公益性捐赠可以扣除;直接对私立小学的捐赠不得扣除;行政罚款不得扣除。 对营业外支出的纳税调增额12万元 (6)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93.7-2+98.5+69.95+12=372.15(万元) 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372.15×25%=93.04(万元)。
9、A公司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2010年取得境内甲公司分回股息、红利性质的投资收益100万元,取得境内乙公司支付的设备转让收入80万元,该项财产原值80万元,已提折旧20万元。2010年度该境外公司在我国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A.12 B.14 C.18 D.36 【答案】A 【解析】财产净值=80-20=60(万元)
应纳企业所得税=[100+(80-60)]×10%=12(万元)。
10、某企业2010年度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税
率。另外,该企业分别在A、B两国设有分支机构(我国与A、B两国已经缔结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A国分支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万元,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在B国的分支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假设该企业在A、B两国所得按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和按A、B两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一致,两个分支机构在A、B两国分别缴纳了10万元和9万元的企业所得税。 要求:计算该企业汇总时在我国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11、例】设甲国的母公司A在某纳税年度的应税所得为800万,设在乙国的子
公司B于同年的应税所得为500万。已知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为40%和30%,子公司B向乙国政府交纳所得税150万。此外,它还从税后利润中向母公司分派了140万的股利。
答案:属于母公司的外国子公司所得=140/(1-30%)=200 应属母公司承担的外国子公司的所得税=200×30%=60 抵免限额= 200×40%=80 允许抵免额=min{60,80}=60
母公司应缴居住国政府所得税=(800+200)×40%-60 =340
12、2008年某居民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收入总额120万元。成本费用支出
总额127.5万元,全年亏损7.5万元,经税务机关检查,成本费用支出核算准确,但收入总额不能确定。税务机关对该企业采取核定征税办法,应税所得率为25%。2008年度该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A.10.07 B.10.15 C.10.5 D.10.63
由于该居民企业申报的成本费用支出核算准确而收入总额不准确,因此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127.5÷(1-25%)×25%=42.5(万元),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42.5×25%=10.63(万元)。
13、甲公司2009年将自行开发的一项专利权转让,取得转让收入900万元,与
该项技术转让有关的成本和费用为300万元。在本题中,技术转让所得为600万元,其中500万元以内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甲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900-300-500)×50%×25%=12.50(万元)。
14、案例:企业某月份将基建工程领用的生产用原材料30000元计入生产成本。
由于当期期末既有期末在产品,也有生产完工产品,完工产品当月对外销售一部分,因此,多计入生产成本的30000元,已随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别进入了生产成本、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之中。经核实,期末在产品成本为150000元,产成品成本为150000元,产品销售成本为300000元。则可按以下步骤计算分摊各环节的错误数额,并作相应调账处理。 第一步:计算分摊率 30000/(150000+150000+300000)=0.05 若审查期在以后年度,则调账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35100 贷:生产成本7500
产成品7500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