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读前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阅该的兴趣,指导学生运用相关方法阅读《朝花夕拾》。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提运用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使用批注法阅读,并及时有效地填写相关读书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以单元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已知信息导入:同学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高大的皂夹树”“紫红的桑葚”,还是“美女蛇”“怪哉”虫?这些都是鲁迅童年的生活片段,充满了童年的气息。像这样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的文章,鲁迅先生把它们收进了同一个散文集里,那就是——《朝花夕拾》。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是悲喜交织的,今天起,我们就开始阅读《朝花夕拾》,在鲁迅先生的记忆长河里,与他一起感受他曾经的喜怒哀乐。 作品介绍:
1.“鲁迅知多少”:看哪个同学的作者简介更详细、更丰富。
2.“《朝花夕拾》知多少”:看哪个同学对本书的篇章、内容、人物了解的更多些。(让学生先介绍,教师视情况补充、更正、点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试读名著: 1.方法介绍
由于《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所以阅读的时候可以围绕着鲁迅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去写。其中,要注重鲁迅的“所感”,它是丰富的,既有快乐、又有忧愁。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要将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要用批注法进行阅读记录,并将有价值的信息填写在读书记录表上,再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2.教师示范
《朝花夕拾》读书记录表 阅读篇目 “我”的 所见 百草园: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奖树、紫红的桑葚、肥胖的黄蜂、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娱蚣、斑盗、何首乌藤和木莲藤。 三味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写着“三味书屋”;愿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他(寿镜吾先生) 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的 鸣蝉长吟、油岭低唱、蟋岸弹琴;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所闻 我早听到,他(寿镜吾先生)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 的人。 “不知道!”“人都到那里去了?”“读书!”“铁如意,指挥倜慌, 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滴噬,千杯未醉嘴..…. “我”的 所做 “我”的 所感” 阅读感悟及疑问 常常去拔像人行形的何首乌根,以为吃了可以成仙;在雪地捕乌;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在老师读书入神的时候画画儿。 百草园在那时是“我”的乐园;“美女蛇”让我觉出做人之险,夏夜乘凉,有些担心,不敢往墙上看,很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娱蚣”。 1.对大自然的描写,动静结合,处处体现的都是美好与快乐的 心情;三味书屋所展示的,是求学中别样的乐趣。如今的城市 生活已经让我们很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了,非常羡慕鲁迅先生还有个百草园可去。 2.以前的先生教书,都是让学生大声读,评价就是背书过关, 为什么现在学校不安排早读,上课也总是老师讲,大家都不读 书呢? 3.实践运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1)以《五猖会》为例,让学生在本篇散文中找出“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练习填写读书记录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为以后的自主阅读做准备。 (2)汇报热身
①让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的读书卡。 ②小组推荐优秀读书卡,向全班展示。
注意:要确保学生在本次练习中明确了阅读方法,并能够在以后的阅读中自主完成阅读与读书记录表。 4.布置作业
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运用本课学到的“快速阅读与精读相结合”“批注阅读”的方法进行全书的两遍阅读,并将每篇散文的读书记录表填好,小组间互相交流,汇总问题,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几张表格在全班展示。(时间为两个星期)
②将每组汇总上来的问题以及感悟进行各小组之间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可以以文字、演讲、手抄报等灵活的方式呈现,留在交流展示课进行分享。
《朝花夕拾》交流展示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汇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朝花夕拾》的主题、内容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提高整体概括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成果汇报”活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进行《朝花夕拾》阅读汇报活动 1.组长在黑板上展示汇报的主题: 第一组:鲁迅的童年 第二组: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第三组: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第四组:鲁迅对真理的探求 2.展示该组优秀读书记录表。 3.围绕主题,展示阅读成果: 第一组:
(1)派代表做“鲁迅童年趣事谈”小讲座。
(2)共分两组,分别剖析“鲁迅童年之乐”和“鲁迅家年之状”两种不同的情感。
(3)汇报小结。
(4)现场答疑: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疑问。 第二组:
(1)派代表做“我印象深刻的鲁迅笔下人物谈”小讲座。
(2)选择鲁迅笔下每个人物最典型的生活片段行进课本剧表演,从中领悟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