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册府元龟》引文方法述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1:28: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册府元龟》引文方法述论

吴 浩

【摘 要】摘要:《册府元龟》是北宋初期编的一部类书,引文方法却与其他类书不尽相同,主要采用合引法、重引法、存异法和补注法。文章通过比对研究认为,《册府元龟》的这些引文方法充分体现其作为史部类书的特点。这些方法利弊互见,尤其是引文不注出处可能是有意为之。 【期刊名称】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14)004 【总页数】5

【关键词】关键词:《册府元龟》;引文方法

宋真宗时期,命令王钦若、杨亿等编纂“粤自正统,至于闰位,君臣善迹,邦家美政,礼乐沿革,法令宽猛,官师论议,多士名行,靡不具载”的一部大书。因为这部大书“盖欲垂为典法”,故在取材上规定“异端小说,咸所不取”[1]444-455。此书即《册府元龟》。《册府元龟》编成后,并不为士人所重,原因是所引材料目所常见。此后使用和研究的人不是很多。近年来学界虽有所重视,但与宋初所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三书相比则远远不够。本文拟对其引文方法略作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册府元龟》的引文方法约有以下几种。

1 合引法

合引法即把一书或两书以上的材料合引为一条。这种引用法可分为两种: 1.1 一书合引

原文引一书,这是上述三书引文通例。《册府元龟》沿用了这一通例但又有发展。上述三书在引用同一书中不同部分文字时,往往另为一节,加“又曰”以示区分。

《册府元龟》不然,它常常把一书中两处或三处的文字合为一条。 《册府元龟》卷一九二《闰位部·文学》:

简文帝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仍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所著《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老子义》二十卷、《庄子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文集》百卷,并传於代。太清中,侯景谋反……而中领军朱异阿谀承旨……异因惭愤发病卒。先是,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踰於往时。帝初为太子时与湘东王书论之曰:“吾辈亦无所游赏……相思不见,我劳如何。”

此条即是《梁书》中三部分合并而成,“简文帝幼而敏睿……并传於代”引自《梁书·简文帝本纪》,“侯景谋反……异因惭愤发病卒”引自《梁书·朱异传》,“文士王融……我劳如何”引自《梁书·庾肩吾传》。这是把《梁书》中的纪、传合为一条。整段引文中,用“太清中”、“先是”等词把这些文字连为整体,可见是有意为之。

《册府元龟》卷八六六《总录部·贵盛》:

郭子仪为尚父,兼太尉、中书令、汾阳郡王,有子八人,婿七人,皆重官,子暧尚升平公主。诸孙数十人,每群孙问安,不尽识,颔之而已。子仪麾下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幕府之盛,近代无比……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无缺焉。

此条是合引《旧唐书》本传和裴垍赞论,“有子八人……颔之而已”引自《旧唐书·郭子仪传》,自“子仪麾下将”至最后引自裴垍赞论。这是把《旧唐书》中本

传与史臣赞论合为一条。 1.2 两书合引

1.2.1 两书均为钦定准引之书

《册府元龟》卷九五0《总录部·咎徵一》:

“桓玄初封楚王,已设拜席,群官陪位,(玄)未及出,有狗来便其席,万众雕候,莫不惊怪。玄性猜暴,竟无言者,逐狗改席而已。玄即僭乱,出伪诏,改年为建始,右丞王攸之曰:‘建始,赵王伦伪号也。’又改为永始……及小会于西堂,设伎乐,殿上施绛绫帐,镂黄金为颜,四角作金龙,头衔五色羽葆旒苏,群臣窃相谓曰:‘此颇似轜车,亦王莽仙盖之流也。龙角,所谓亢龙有悔者也。’玄在宫中尝觉不安,若为鬼神所扰,自篡盗至败,凡八旬。”

此条是由两书合并而成。“桓玄初封楚王……改席而已”引自《宋书·五行志》,只是《册府元龟》把“万众暀候”写成“万众雕候”,此段文字虽也见于《晋书·五行志》,但无“万众暀候”,是引自《宋书》无疑。从“玄即僭乱,出伪诏”至最后,引自《晋书·桓玄传》。

1.2.2 一部分引文为钦定准引之书,一部分引文为禁引之书

前引《宋书》、《晋书》都是正史,是宋真宗钦定准引之书,这两书合引不算违禁,但《册府元龟》中有不少条目的部分引文是禁引之书。 《册府元龟》卷九四七《总录部·庾词》:

杨脩为太祖丞相主簿,常(尝)从太祖过曹娥碑下,碑背上题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太祖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乃曰:“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齑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太祖亦记之,与脩同,乃叹曰:“不如卿

搜索更多关于: 《册府元龟》引文方法述论 的文档
《册府元龟》引文方法述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nz4j7m81h41z4g1sgcd5uqa87qzsz016u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