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主题学习(7)比较阅读《雨中威尼斯》《东方小威尼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3 16:23: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雨中威尼斯

赵畅

如果说,欧洲之行已经成为自己记忆中的一条金项链的话,那么,雨中游览的威尼斯,便是项缝上的那颗灵光四射的钻石,弥足珍贵,自不消说。 威尼斯多雨,深秋的一天,我们走进了威尼斯水的怀抱。

秋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当乘船的码头上,大伙儿刹地打开一把把花花绿绿的伞的时候,水乡便被点染得那般的妙曼与妩媚。

船在水中行,两边的景观次第映入我们的眼帘,又渐渐的从我们眼前消失,很快落在了我们的身后。无论是邸宅别墅抑或商店厂家,离我们不近不远,而氤氲在朦朦胧胧的雨帘中,其若无若有、若静若动——我们似乎闯入了一片古老与原始的文化森林,进入了时空交错、凄迷飞旋的历史隧道……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的亚得里亚海海滨,由118个弹丸小岛组成。大约在公元5世纪,威内托人为逃避战乱,渡海聚居于礁湖岛屿之上,凭借孤悬海中的地理优势,在此建立城池。14世纪末叶,威尼斯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拥有强大海军、垄断欧洲与东方贸易的独立国家。1866年合并于统一的意大利王国。是啊,威尼斯躺在水中,经受风雨的吹打,做着不卑不亢的精神守候,顽强地向世人传递着独特的遗传密码,与日月星辰达成了完美的默契,恪守着与自然的契约。

在丝丝不断的雨脚声里,船到了威尼斯城。大约是涨潮之故,岸上已被海水涨漫,以致行人不得不走在临时搭成的木板桥上。常常让游人头顶雨、脚踏水,这便是水城威尼斯的一道独特风景。而当我们乘上“贡多拉”,行进在碧波荡漾的河巷,我们才真正了解了威尼斯的水之秀、水之灵,才了解了水城的历史和风情。

威尼斯城共有177条水道,总长45公里的运河,2300条水巷,通过400座大小不一的桥梁将全城连在一起。所谓“以河为街,以船代车,处处街巷绕碧水,家家都在画图中”,乃是威尼斯城的魅力所在。河中小汽船、摩托船、小舟相互往来交叉,似乎接受着细雨的洗礼与湿润。

当随行的手风琴师、歌手拉起唱起《贡多拉之歌》时,雄浑的歌声、激昂的琴声终与轻柔的雨声、欸乃的橹声相应在了一起,可谓琴瑟相和矣。舟悠悠,人亦悠悠,当河巷两旁的民居楼上热情奔放的威尼斯人探头凝望、挥手示意之时,我们恍若置身水上音乐会——然而,我们到底是演员还是观众呢?

“贡多拉”划破烟雨,继续在河巷中缓缓穿越,每每看到墙宇颜色的剥落,发现墙基陷落进水,我们喃喃自语,惊诧不已。目光所及,便以为自己正与时间对话,与古人交流。河巷两边人家,得天独厚,家家有门临河,门前多停着房主人自备的小摩托船或

游艇,包括一些星级宾馆亦不例外。

如同河巷两旁古老的建筑一样,架构河巷成网的每一座桥梁的背后,似乎都有一个又一个凄美的故事。这里不能不说的则是叹息桥了。叹息桥建于1600年,是一座全封闭的巴罗克式的石桥,架在总督府与监狱之间的小河上,是历史上死囚奔赴刑场的必经之路。因桥下过往的船夫常听到桥上死囚临刑前的叹息声,因而得名,并名扬四海。小雨里,我们默默站在另一座桥上,凝眸端详叹息桥,此时此刻,一幅又一幅生离死别的画面似乎正向我们扑来。而侧耳谛听,叹息声亦好似断断续续、凄凄楚楚地作响不绝。秋意料峭,夹着斜风细雨向我们袭来,顿时令我们直打寒颤。

“其实,叹息桥亦不全是黑色世界,现今它可是恋人们的最爱哩!”身旁一位导游正向一个上海团组的游客介绍着叹息桥的传说。原来,相传恋人乘坐“贡多拉”游船,当圣马可教堂附近的巴西尼加钟楼的钟声响起的那瞬间通过叹息桥,此时一个绵绵的吻,即可让两人白头偕老。尽管,我知道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然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怎么少得了这种愿望和传说呢?于是,让人油然想及,一个建立在水上的“岛城”,总是感性的艺术的和女性的。不是吗?莎士比亚、拜伦、歌德、雨果、卢梭等等都曾经来到这里寻找灵感、寻找爱情,并留下了与他们的名字共存共荣的故事和篇章。

在威尼斯,要体会她单靠“走船看花”是很浮浅的,最佳的方式是坐船加步行。我们如斯做了,尽管因为语言上的障碍,我们无法与在圣可马广场上休憩的见多识广的威尼斯老人交朋友,无缘认识威尼斯面包师的儿子,以及在阳台上做假面具的威尼斯少女,可我们已经满足了,威尼斯老人智睿的双眸、面包师儿子洒脱的身姿,以及阳台上少女那动人的笑靥,还不够让人陶醉吗?

威尼斯同时也是一个欲望之地、伤心之地、沉沦之地,莎士比亚为它抹上了悲剧的色彩,威尼斯历史上那极度繁富甚至奢华的景像,自令我想到了家乡绍兴。绍兴也是因为水成就了繁华的神话,它有阳刚之气,亦充满阴柔之美。在历史上,亦曾经是文人墨客寻找灵感和情爱的地方。然而,绍兴之水,并非海水,而是河水。于是,亦便决定了两个文明的历史走向和历史命运。

碎雨点,依然小小散散,酥酥软软。我们就要离开威尼斯。此时此刻,如若就要离别心爱的情人一般,大家的心就像灌了铅似的,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 何日我们再能回到这如梦似幻、如诗似画般的威尼斯呢?

雨中的威尼斯有没有吸引你的地方?把你喜欢的内容分享给别人吧。

东方小威尼斯

伊涵

向往江南水乡宁静的美,探求古人诗词中的小桥流水,黛瓦灰墙,枕河人家,走在早已磨的光滑的青石板上,呼吸着这到处充满的江南气息,身旁清澈见底的河流中悠悠的漂着几条船儿,有的则雕刻的格外的精美,有的则只是被勾勒着粗粗线条的渔家小舟,都各有千秋,悠闲自得的随水波摇曳着,船家一边撑着船一边哼唱着独特婉转的江南小曲儿,憨笑着熟练地摇着船橹,时不时的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泛舟于绿波中,随着船慢慢的摇摆着,有时还会穿过座座石拱桥,这一切组成了优美的江南水上旋律。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就蕴藏着那迷人的韵律,一幅幅的有如水墨画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初次听到同里这两个字时,只觉得这名倒觉得有些奇怪,并没有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它是一个江南水乡,游玩后才知道它的名字有这样的源来。“同里”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俗,改为铜里,宋代,文人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亲身游历时才发现它水土肥沃,人杰地灵,有着“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

“家有临水,户户通舟”的同里,小巷深远悠长,青石小路,两旁是明清时期的民居,散发着它几百年的古韵。它的茶文化更是历史久远,听说过去人们则是直接采用河中清澈的水来泡制青茶的。来到一间古色古香的茶楼,选择靠窗的位置,推开古老的木窗,放远自己的目光呡上一口茶,茶立刻在口中四散,低头闻上一缕茶香,这可是惬意的一刻。如果此时下点儿朦胧的小雨,就更加别有一番风味了,要知道江南的烟雨可是值得享受的,再呡上一小口茶,微微闭上眼睛,这样的画面立即闪现在我的脑海里,烟雨在整个小镇里弥散着,幽深的小巷里一位女子身穿蓝白花布的旗袍,撑着一把小巧的布伞,对着巷尾悠然一笑,江南女子婉约的美立即让人侵倒。起身出楼时倒真的下起雨来,烟雨散落在我的身上,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到了退思园,顾名思义退思园含“退则思过”之意,由清任兰先罢官归乡所建。整个园子简朴淡雅,绿水环绕,建筑紧贴水面,园如浮于水上,池中也藏着一份惊喜,“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庭内古木掩映,清雅幽静,广玉兰在微风中送来阵阵的清香,各异的假山错落有致的点缀在园中,多一份则嫌庸俗,少一份则嫌做作……

江南的美食当然是不可缺少的,这里的特色小吃然人瞧了则垂涎欲滴了,可要说说这江南一带一直为人们最爱的传统茶点,袜底酥,它形如袜底,一层油酥薄的如蝉翼,咬起来清香松脆,吃到嘴里咸中带甜,甜中带咸,真是回味无穷啊!清明节时则有青团子,相传青团子时用雀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糯米浸入草汁成泥,变成碧翠色,再包入豆沙或枣泥,再用芦叶垫底入笼蒸熟,入口带着丝丝清新的芦叶香,一口就能尝到

里面可口的馅。还有许多就不依依描述了,馋虫可要出来咯!

在同里还可以找到很多特色的工艺噢,它更是人杰地灵,许多优秀人才也都从这里走出去的……同里小镇在时间的流淌中越发地有韵味;在经历江南烟雨的洗涤后,也越发的清秀质朴,让人完全的陶醉于其中。

徜徉诗词

美丽的江南风景如画,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流连于此,挥笔写下许多千古流传的佳句。当你行走在江南水乡时,你的脑海里会出现哪些描写江南风光的诗句呢?把它写下来吧。

补充:

同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距苏州市市区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 。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1982年成为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水乡古镇和退思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主题学习(7)比较阅读《雨中威尼斯》《东方小威尼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1q069o030h1ll01eyq0a6ri16osu014c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