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答案
一、 选择题
1、A 2、A3、C4、C5、C6、D7、B8、ABCD9、AB10、ABCD
二、 填空题
1、机械加工工艺系统、机械制造系统、企业生产系统 2、机床、刀具、夹具 、工件 3、机械加工工艺系统
4、存储、运输、加工、检验 5、工程开发与设计、生产制造
6、决策控制阶段、研究开发阶段、产品制造阶段。 7、物料流、信息流和能量流
8、主体技术群 、支撑技术群 、制造基础设施
9、工程活动,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设计是一个综合、决策、迭代、寻优的过程。 10、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三、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 简答题
1、 (1)物料流。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输入的是材料或坯料及相应的刀具、量具、夹具、润滑油、切削液和其它辅助物料等,经过输送、装夹、加工和检验等过程,最后输出半成品或成品。整个加工过程是物料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过程。这种以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为中心,以有形的物质为对象,用以改变物料的形态和地点变化的运动过程被称为物料流。
(2)信息流。为保证机械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必须集成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加工任务、加工方法、刀具状态、工件要求、质量指标、切削参数等。所有这些信息构成了机械加工过程的信息系统,这个系统不断地和机械加工过程的各种状态进行信息交换,从而有效地控制机械加工过程,以保证机械加工的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信息在机械加工系统中的作用过程称为信息流。信息流渗透到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它既可自上而下地流动、由下而上地反馈;也可以相互平行地传递和补充。
(3)能量流。能量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机械加工过程的各种运动,特别是
物料的运动、材料的加工变形均需要能量来维持。这种能量的消耗、转换、传递的过程称为能量流。 物料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流动方式与流动手段决定于产品的生产批量和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传统企业的信息流是以文件、图样作为载体,完成技术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传递;而一个现代生产企业则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以电子信息为载体,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流快速、通畅、敏捷的流动。
2、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等技术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售后服务等机械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具有下列特征:
1)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诸技术的引入,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一个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系统工程。
2)传统制造技术一般单指加工制造过程的工艺方法,而现代制造技术则贯穿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及使用维护等全过程,成为“市场——产品设计——制造——市场”的大系统。
3)传统制造技术的学科、专业单一,界限分明,而现代制造技术的各专业、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其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4)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的追求,使现代制造技术比传统技术更加重视工程技术与经营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及合理化,产生一系列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方式。
5)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并取得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
3、1)、产品开发过程的并行重组 虽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并非所有步骤都可以平行进行,但根据对产品开发过程的信息流分析,可以通过一些工作步骤的平行交叉,大大缩短产品开发时间。2)、支持并行设计的群组工作方式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有关人员同时在线,有关信息同时在线,工作步骤交叉平行,这是工作群组工作方式区别于传统串行工作方式的鲜明特点。3)、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 行设计的产品信息模型应能将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内容、不同表述形式、不同抽象程度、不同关系、不同结构的产品信息包容在一个统一的信息模型之中。 4)、具有人工智能处理不完备、不确定信息的功能 在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要处理的信息是多种形式的,既有数字信息,又有非数字信息;既有文字信息,又有图像信息;还要涉及大量知识型信息(概念、规则等)。因此,并行设计系统一定要具有能处理以上这些信息的人工智能。 5)、基于时间的决策 要应用多目标优化、多属性决策,尤其是多目标群组决策的方法。 6)、分布式软硬件环境 并行设计意味着在同一时间内多机、多程序对同一设计问题并行协同求解,因此,网络化、分布式的信息系统是其必要条件。 7)、开放式的系统界面 并行设计系统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系统。一方面应具有优良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可以按照产品开发的需要将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能完成产品开发任务的集成系统;另一方面,并行设计系统又是整个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与其他系统进行频繁的数据交换。
五、 问答题
1、RPM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和优势:适合于形状复杂的、不规则零件的加工;没有或极少下脚料且是一种环保型技术;成功的解决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三维造型“看得见、摸不着”的问题;系统柔性高,只需修改CAD模型就可生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多技术集成设计制造一体化;具有广泛的材料适应性;不需要专用的工装夹具和模具,大大缩短新产品试制时间;零件的复杂程度与制造成本关系不大。
RPM技术由于具有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优化设计等优点,因而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重视,并迅速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电器、医疗、玩具、建筑和艺术晶等许多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了极大进展。
RPM技术是实现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和可持续发展制造战略的有效途径,应用于产品设计开发及集成制造等方面:产品开发中的设计评价、功能试验、可制造性与可装配性检验、非功能性样品制作、快速模具制造、快速制造金属型零件、微型机械制造研究开发以及快速反求工程等。
《试题二》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CD 3、D 4、A 5、B 6、ABCD 7、C 8、B 9、ABCD 10、ABC
二、填空题
1、主体技术群 、支撑技术群 、制造基础设施
2、工程活动,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设计是一个综合、决策、迭代、寻优的过程。 3、设计——样机制作——修改设计
4、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提高产品开发的一次成功率、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
5、工程开发与设计、生产制造
6、决策控制阶段、研究开发阶段、产品制造阶段。 7、物料流、信息流和能量流
8、主体技术群 、支撑技术群 、制造基础设施
9、工程活动,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设计是一个综合、决策、迭代、寻优的过程。 10、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机械系统中机械本身构成的系统是内部系统,而人和环境构成的系统是外部系统。机械系统种类繁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但从实现系统功能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操纵及控制系统等子系统 1、 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
机械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市场提供优质高
效、价廉物美的机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赢得用户,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取决于设计、制造和管理的综合水平,而产品设计是关键。机械系统设计时,特别强调和重视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合理确定系统功能,增强可靠性,提高经济性,保证安全性。
1)合理确定系统功能。产品的推出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也就失去产品存在的价值和依据。设计师必须确立市场的观念,以社会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