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秋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14:47: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酒精属于易燃液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酒精,故A是错误的;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所以是正确的; 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目的是防止爆炸,正确;

D.火场温度高,有害气体和烟尘在热空气的带动下,会集中在空间上方,所以匍匐前进。 2.【答案】A

【解析】A、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CO+2NO=2CO2+N2,反应前没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两个N原子,构成了单质N2,故B正确;C、反应前为4分子,反应后为3分子,所以分子总数减少,故C正确;D、尾气中的CO和NO是有毒的,反应后的CO2和N2是无毒无害的,故D正确。此题选A。 3.【答案】C

【解析】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故A正确;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B正确;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水,损坏图书,故C不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故D正确;故选C。 4.【答案】C

【解析】A.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错误;B.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C.化学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D.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错误。 5.【答案】C

【解析】A.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时发热量高,生成物是水,无污染,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选项说法正确;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小液滴,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选项说法正确;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不是6.5,选项说法错误;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6.【答案】A

【解析】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B.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错误;D.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碳理念,故D错误。

7.【答案】B

【解析】A.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正确; B.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不一定,也有可能是放热的,如铝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这个反应用来金属焊接;C.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是吸收能量的,正确;D.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是正确的。 8.【答案】B

【解析】A.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B.碳酸钙受热分解需要吸收热量;C.镁条溶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D.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B。 9.【答案】C

【解析】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沼气、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10.【答案】A

【解析】A.②中白磷没有燃烧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②中白磷燃烧因为温度达到了着火点,②②对比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B.②中白磷没有燃烧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②中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没有燃烧,所以②②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 C.②中白磷不燃烧有两个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也没有与氧气接触,②②中白磷也没燃烧,②②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 D.②中白磷不燃烧有两个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也没有与氧气接触,②②对比不能充分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 故选择A。 11.【答案】C

【解析】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加重温室效应的发生。 12.【答案】C

【解析】A.现象②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A是错误的;B.现象②②都不燃烧,不能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由现象②②可得出白磷比红磷更易燃烧,即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3.【答案】C

【解析】A.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使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燃烧,正确;

B.铜在加热的条件下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正确;

C.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故错误;

D.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

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 14.【答案】A

【解析】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 B.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燃烧,但是与“浇油”无关,不合理; C.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

D.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 15.【答案】A

【解析】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16.【答案】(1)催化净化 (2)化学(或氢) 机械 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或热值高) (3)A C

【解析】催化净化装置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氢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化学能开始,最终转化为机械能。汽车轮胎要满足在路上行走的需要,所以材料要求耐高温、高弹性,金属材料要硬度大。 17.【答案】(1)甲烷 CH4+2O2(2)2H2+O2(3)2B+6H2O

CO2+2H2O

2H2O 不能廉价地制取氢气(或不能安全地贮存氢气) 2B(OH)3+3H2

(4)汽油 增加空气的量等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

CO2+2H2O

2H2O,氢能源的推广使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

困难,一是如何廉价地制取氢气,二是如何安全地贮存和运输氢气。

(3)硼(B)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

2B(OH)3+3H2

(4)汽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所以汽油燃烧产生的CO多,为了减少CO的产生,增加空气的量,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18.【答案】(1)SO2、NO2(2) C (3)B

【解析】(1)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2)在露天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汽车尾气中也有一些烟尘会形成PM2.5,所以A、B不符合题意,太阳能发电没有污染,不会形成PM2.5,C符合题意。(3)节约纸张,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尽量乘坐公交车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

2020年秋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j1h32g4t4i6jo0x1m776vac3ljqt012d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