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0:09: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内容提要:

构建民族创新体系,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就是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初步的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创新教育课堂模式,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找到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为可行模式。 报告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 四、研究的过程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有关理论研究 3、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模式 4、进行创新教育模式实验 5、对实验班创新教育效果调查分析

6、总结,形成一批创新教育论文,学术成果。 五、研究的方法 六、结论与思考 七、参考与附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要素质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有很多教师用“注入式”教学,采用“题海战术”,多讲多练,学生缺少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高负担,低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这些现象普遍存在。绝大部分教师不愿改革课堂教学模式,钟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以上情况,特提出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的意义

构建民族创新体系,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初步的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等。(何小民、贾献剑)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徐有根、周旭) 3、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并进行研究。 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的研究。(朱丽凤、朱巧萍)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实践效果研究。 四、研究的过程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开展好我校的义乌市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四月份课题组对学校的创新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情况如下:

一、对10位数学教师进行了三个问题的调查。分别是 (1)你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指的是什么? (2)你认为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

(3)你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过你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吗?运用的次数多吗? 要求被测者如实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对创新教育学校没有组

织教师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此问卷可真实反映出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占20%。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培养创造力的占20%。认为学生能积极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占30%。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具有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这就是创新教育的占20%。认为引导小学生对已知领域通过自己的探索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的占10%。

分析:从答卷的情况来看,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把平时要求学生掌握的双基就当作创新教育,也有的把一般的常规能力要求当作创新教育。只有10%的教师认为教师要创设知识情景(背景知识),运用教具或适当提示指导,再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也就是前人、数学家和科学家已经发现或证明的数学客观规律让学生再次去发现,去重演人类发现知识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发现(再创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加强,创造力得到发展,逐步养成数学家或科学家的创新思维,由学会到会学。因此,要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关键问题是使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创新教育理论修养,对创新教育认识要逐步到位,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研究。

第二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课堂中抓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占10%。认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民主氛围的占20%。认为让学生主动探索、尝试,做到面向全体的占30%。认为给学生一些学具操作,给予一定的提示就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占10%。认为在课堂上多练,使学生达到灵运用的占10%。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注重学法指导的占10%。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就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占10%。

分析:正因为教师们没有真正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因此在课堂上也无法真正落实创新教育。但部分教师已注意到了创新教育的部分内涵如: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主动探索,尝试教学,重视学法的指导等,但都不是很系统。因此,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创新教育,首要的还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先搞清什么是创新教育,再来谈如何落实。

第三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很少用占50%,经常用占50%。

分析:教师们对创新教育的热情不是很高,尽管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不是那么正确,但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自己也不太会去运用。一方面可能是教师的自身能力有限,一般的课堂教学已经让他们满负荷的运转,无法再去探索新的教法。另一方面是如今的小学教师实在太忙,尤其是农村小学,每个教师每天要上4至5节课,每天同样要备这么多的课,还有大量的其它工作。因此,即使有此能力的教师,也没有这样的时间,每天的课只是匆忙应付,很难去实施教学改革,当然也不会去什么创新教育。何况实施教学改革从学生的试卷测试成绩来看,不一定能比得过其它应试教育,因此,教师更难以去看远期效应。 从教师这一头来看,要实施创新教育实验,关键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解放思想。这也是本课题组近期要做的一项较为紧迫的工作。 二、随机抽了三、四、五年级的六个班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用了以下7个问题:

在你满意的答案后打√,也可在横线上写上不同答案。 1、 你认为你自己具有创新能力吗?

有( ) 没有( )

2、 一般的数学课是不是老师把数学知识讲得很清楚? 是( ) 不是( )

3、 你是不是想老师不要把数学知识讲得很清楚,而是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自己发现、学

会数学知识?

想 ( ) 不想( )

4、 你平时会提出与课本中的例题的解法或者是老师的解法所不同的解法,或者提出不同

的想法吗? 有 ( ) 没有( )

5、 平时大多数课中,你思考、练习的时间多,还是老师讲课用的时间多? 你用得多( ) 老师用得多( ) 6、 你对数学课感兴趣吗?

感兴趣( ) 不感兴趣( ) 7、 你平时会向老师主动提问吗?

会( ) 不会( )

第一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有的占61.67%,认为没有的占25%,认为自己有点创新能力的占13.33%。

分析:学生对“创新”这两个字不理解,也说明了教师平时也没有渗透什么是“创新”,很少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启蒙教育。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自信心不足。

第二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是的占75%,不是的占13.33%,认为比较清楚的占11.67%。

分析:学生仅仅满足听得懂,他们认为自己听得懂就是教师讲得清楚,听不懂就是教师讲不清楚。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大部分教师有“嚼烂了再喂给学生”之嫌,把数学知识讲得非常清楚,怕学生不懂,很少给学生探索。

第三个问题的答卷情况:想的占65%,不想的占16.67%,有时想的占18. 33%。 分析:大部分学生要求教师不要讲得太清楚,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学会数学知识。从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有自己去学的欲望,希望教师是个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而不太喜欢老师是个喋喋不休的灌输者。

第四个问题的答卷情况:有的占46.67%,没有的占23.33%,有时有的占30%。 分析:确有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经常会想出不同的解法,尝试一题多解。但也部分学生从来没有,除非教师硬性要求,从不会主动去尝试。也有部分同学有时会有不同的想法,但不敢提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有部分教师不善于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划一思想较为严重,把学生硬往例题的解法上拉,阻碍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求异是创新的火花。 第五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学生用得多占45%,老师用得多的占21.67%,有时老师用得多,有时自己用多的占33.33 %。

分析:本项数据不一定正确,没有经过严格的测量。但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在上课时讲得很多,占用时间的比例过大,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较少,有把课堂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ond14hkjk7f1wl0k4bu3bj0w6iihw013i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