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运动和力 第8讲 机械运动
本讲内容近两年来在中考里大多出现在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里,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作出速度时间图像、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和应用.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考试说明 2.知道机械运动,并能应用参照物对机械运动进行分析、解释,说明运动的相对性. 3.会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粗略速度.会用速度描述、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并能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长度 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 单位 测量 工具 基本单位 米,符号m 常用单位 1 km=103 m、1 dm=10-1 m、1 cm=10-2 m、1 mm=10-3 m、1 μm=10-6 m、及其换算 1 nm=10-9 m. 常用工具 _______________ 精确工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选 测量 过程 放 读 记 工具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要包括数值和单位 【提示】 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测量物体的长度了. 2.时间的测量 时间单位 基本单位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______ 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 h=______min、1 min=______s 测量工具 秒表或停表、石英钟、电子表等 3. 误差 定义 减小方法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选用________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只能减小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定义 参照物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③最后,把自己判断物体 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是否运动 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
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提示】 参照物不能选定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比较的方法 速度 ①在相同时间比_____________②相同的路程比______________ ③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____ 定义 意义 公式 单位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 v=s/t 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 m/s;交通运输中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这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m/s=3.6 km/h 人步行的速度约1.1 m/s 轿车的行驶速度约33 m/s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_________的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路程________,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刻度尺、秒表或停表 v=s/t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几种常 见的速 度值 运动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的 测量 测量工具 原理 实验结论 【提示】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保持不变的,不能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或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各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命题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015·贵阳)滑板是一种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极限运动,如图所示,一位运动员
脚踩滑板高高跃起,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__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要找另一个假设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是运动的),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了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就是静止的.
1.(2015·安顺)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
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2.(2015·六盘水)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树 B.地面 C.旁边的山 D.自行车 3.(2014·黔西南)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看到前面另一辆车后退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所坐的车在做________运动.
4.(2013·贵阳)当我们坐在沿直线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看到一辆与我们并列同向行驶的自行车正在向后“退去”,这是我们以________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相对地面,两车行驶速度大的是________.
命题点2 速度图像的理解与应用
(2015·乐山)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
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经过4 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
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 m B.v甲>v乙,s=8 m C.v甲<v乙,s=16 m D.v甲<v乙,s=8 m
图像主要有路程图像和速度图像两种.路程图像中,如果图像是一根斜的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度越大,表示速度越大;如果图像是一根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速度图像中,如果图像是一根倾斜的直线,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图像平行于时间轴,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15·安顺)重为120 N的物体在80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物体运动距离(s) - 时间(t) 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
6.(2015·衡阳)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