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就业问题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产生诸多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老年人口持续性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扩大的老年服务需求。而将老龄化问题和就业问题放在同一个视角下,就是用巨大的老年服务市场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环境改变和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从事老年服务行业。
关键词:老龄化;就业问题;老年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2-0127-02 1 老龄化的内涵和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老人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劳动力资源由丰富走向结构性短缺。来自新华网的调
查显示,2010年重庆已经开始度过“人口红利期”,全市将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短缺等问题。至2010起,少儿人口比重降至17.0%,与1997年的23.4%相比降了6.4%,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538.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6.4%,较1997年的8.2%提高8.2%。未来,重庆市青壮年劳动力供给速度将持续下降,劳动年龄人口会不断减少,人口红利期已然结束。
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随着全市老龄化形势日益加重,两代都是独生子女的4:2:1家庭结构将占据主导地位,子女照顾老人的负担加重,造成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③提高了社会负担的系数。2005年重庆市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6.1个老年人,比例为6.2:1。2020年养老扶养比降为4.0,预计到2050年抚养比只有2.0:1,社会负担系数逐年增加。
④老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老龄化不仅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产业发展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老年人对衣、食、住、行、医疗、精神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增强,这将影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变化,促使老龄产业的兴起。
2 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作用分析
养老服务业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个人等服务主体
围绕老年人所开展的各类服务的集合。广义养老服务业包括围绕老年人的吃、穿、住、医、行、娱乐、保险等所有相关产业。本文所指的养老服务业是指广义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正处于朝阳时代,近几年各地的养老业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但如今的养老服务业工作性质更像是由无分类的护工转为针对老年人方向的护工。上述的护工性质能提供不同质量的生活需求,却往往忽视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下,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一是有利于从根本上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使老年人的生活、医疗、教育等问题得到缓解。二是有利于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使年轻人从养老事务中解脱出来,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三是有利于调节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四是有利于拉动就业,使得多层次的人才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五是有利于依靠企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资源,去发展养老产业,减轻财政的公共支出负担。
3 养老服务业对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分析
来自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重庆市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43%,比2012年下降1.38%。2013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三个增加’的特点:一是毕业生总量增加,较2012年增加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今
年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和比例增加,占毕业生总数的81.83%,为历年来最高比例;三是今年到非公有制经济单位的就业人数和比例也呈现增长,达到62.7%。但2013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整体依然呈下降状态。 而与之对应的是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巨大缺口,养老行业普遍缺人严重制约了其发展。据民政部2011年数据统计,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抽样调查约3 300万人,按照养护比例1:3,需要约1 000万护理人员,而目前整个工作人员才100万人,专职养老护理人员才30万人,拿到养老护理资格证书的仅3万人。而在全市539万中,有14.1%的老人希望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然而,目前我市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仅为1.89张。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日益扩大,而养老产业却没有在近些年得到迅速认可和发展,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老年服务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充足的养老服务人员需求,在促使更多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供养老方面的人才。
而另一方面,从人才供应角度来看,笔者以重庆各大高校学生为对象,通过发放样本容量为500人的调查问卷,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 养老服务业能够改善就业环境,促进就业 养老服务业促进就业的作用机制有两条:一是养老服务业本身的发展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因而带动就业,二是养老
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带来正的外部效应,促进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就业。其中,后者就业拉动效应更强。理由如下:
①在三个产业中,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较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很大,而且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很大。并且,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说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从中看出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决心。一方面现有需求旺盛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人才匮乏无法跟上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各地的老年人口都会持续性地增长,人口增长意味着未来的养老需求将更将庞大。庞大的需求自然意味着老年服务业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 ②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能同时带来强劲的外部带动效应。根据老年人群的基本需求和深层需求,可以将养老服务业分成三个维度的产业:本位产业、相关产业、衍生产业。
本位产业主要包括养老设施和机构、老年房地产、老年护理服务业、老年食品、老年医疗等。这其中就以养老机构及老年护理为中心。而本位产业的发展又可衔接带动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相关产业主要是指来自于老年人深层次需求的娱乐、学习、旅游等相关产业,这几年尤其明显的现象是老年旅游、老年趣味修养培训市场的火爆。以重庆为例,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