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术数〃阴阳〃五行》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黄帝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上古时代个别出类拔萃的先贤深究洞悉了自然规律的真理大道,把握了太极阴阳变化法则,控制了“术数”运筹和谐原理,并以此指导人的生命活动去适应宇宙间的阴阳变化规律,做到了高度的天人合一,这就是知道者,知道就是得道。
过去学术界对阴阳学说研究甚热,对术数问题问津者较少。
一、“术数”的基本内涵
“术数”起于《易》学:“法于阴阳”,即顺应于天地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和于术数”即在法于阴阳的基础上应用《周易》升降刚柔、阴阳消长的原理,在“数”的指导下。从事人生。此为“术数”的原旨。它寓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内涵。《辞海》(1979年版)对“术数”一词释
1
为“术数一称数术。术指方术(方式方法)。数,指理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现象,来推测人和国家的命运和气数。
《汉书〃艺文志》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种为数术,并强调“术数”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来推断人生的凶吉:如龟卜、占筮、体占、星占等。可见“术数”是阐述宇宙一切万物运动变化的整个易数体系和象数体系,其学术思想包括河图洛书数字系统和《易经》卦爻符号密码。古人以为八卦、九宫、五行、三才、两仪等在数中,且数中有术、术中有数。术数既讲数,又讲它的术或法,因此“术数”是中国古代的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预测学等学科的融合。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说:“可以筹算者,天地之数也。若得天地之数,则大道在其中也。” 《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谋奇妙,是为术家。”可见术数就是气数——天数或自然界的规律及所呈现状态。
古人然为宇宙间的一切万物都有其内在联系,这个联系就是点和线,就是1—9的聚散离合,就是数。古人又分易数和象数两大内容。总起来说所谓“数”就是万物在时间、空间上表现出来的相互依赖、相互生成、相互斗争、相互转化的量的关系。数就是一种机运规律,也是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不同的数体现了不同的万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机制,数的演变,体现了宇宙间一切万物纷繁复杂
2
和矛盾对立的演变,体现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矛盾对立的统一。所谓术是指多学科的各种技术,包括天文、地理、历法、中医、气功、气候、武术以及《易经》卦爻符号系统、占卦、六壬、奇门、太乙、星占、面象堪舆等一系列利用时间空间与自然界一切现象进行占卜和预测的方法,也可以理解为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学说的具体运用,因为河图、洛书数字系统和《易经》卦爻符号系统都可以从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方面体现出来。可见可图洛书既是作《易经》的根据,又是“术数”的数理图案,也是太极、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数理推导模型。《内经》的作者正是以《易经》象数、理占的统一体为基础,用“天地人”三才的思维模式灵活妙用了太极、阴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学说而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论断。 二、术数与人及一切事物的关系
术数具有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念,它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转、天地之气的转移、四季寒暑的往来等对人类自身及至一切宇宙空间的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产生影响作用,而创造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通过事物运动的阴阳对立双方以及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等进行“机”和“运”的数的筹算来把握自然界事物运动变化规律。同时通过一系列“术”的应用来调整改善人体自身的内外环境,从而获得人和事的避凶趋吉、健康长寿、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的生命能量。如:人的姓名数理的吉凶、阴阳生克关系、中
3
医、针灸、气功、武术等都是术数的最普遍的运用。从某种意义讲。“术数”即使人类追求完善、追求改变自身生命命运、追求避凶趋吉追求长生健康的一种方法的通道。因此,“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真正“上知天文”最高的洞察穷究宇宙的规律,“下知地理”最低的把握认识地球的发展原理,“中察人事”筹算人事盛衰变化规律,从而把握时空要素,创造最佳机运,指导人的生命活动,只有真正精于“术数”才能把握人及事物的运气盛衰变化规律。故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从阴阳则生荣逆之则死衰。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易经》学及医学中的“天人之学”的核心,以为人生命盛衰的规范。它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应变、适变的大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古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认识到人体之气及宇宙中一切事物之气都随着天地、日月、四季五行白天黑夜之气的变化必然会对应着人体及万事万物的变化而变化。
“术数”的功能就在于测算、把握这种气运、气数的规律,以及预测该事物将受到何种影响和向何方向发展,这就是“术数”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天人感应规律和宇宙全息规律等,天地之气的变化必然会对应着人体及万事万物的变化,这就是“和于术数”能预测、把握认识生命活动及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归宿规律的科学依据之一。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