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19:54: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墨客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幻灯片出示:“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咏昭君之绝唱”。 二、请一名男生范读课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三、全班齐读,自由诵读。 四、介绍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庚信故宅、宋玉故宅、昭君村、先主(刘备)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1

五、找出诗中直接点明感情的词语。

怨恨(诗眼、点明主旨、感情高潮) 六、合作讨论一:昭君怨恨什么? 一去紫台连朔漠 远嫁异邦 独留青冢向黄昏 远葬他乡

环珮空归月夜魂 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无耻行为的怨恨

思考: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怎样造成的呢? 幻灯片出示: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 妃 曲》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欧阳修 《再和明妃曲》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统治者的昏庸

七、合作讨论二:《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提供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八、自主赏析: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联,谈谈喜欢的理由。 九、咏史诗的特点:

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咏古迹②怀古人③忆古事

2

3.思想情感:①感慨身世②感伤兴衰

这类诗歌,从题材上划分,属于:怀古咏史诗。意在借古伤今或借古讽今或借古咏怀。 十、学法归纳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一)弄清史实。所叙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二)体悟感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情感态度?

(三)分析技巧。这种情感态度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 十一、比较阅读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据《史记》记载,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伯嚭,送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到吴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但立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鸣不平,立意较浅。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前一首借景抒情、比喻;后一首对比、反问

3

十二、背诵全诗。 十三、名句填空。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图省识春风面, _______________。千载琵琶作胡语 ,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前播放电视连续剧《昭君出塞》主题曲,预先为课文营造哀怨感伤的气氛,接着引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引起学生的兴趣,接下来由昭君引入课文,导入新课简洁有趣。教学围绕三个学习目标进行,重点突出,教学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内容丰富。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切实落实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研讨。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师驾熟就轻,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咏史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的归纳,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指导。比较阅读难易适中。总体说来,该节课实现了高效教学。不足之处是,诵读课文少了一点,当堂背诵,时间有些仓促。名句填空因时间不够,没有完成。

4

搜索更多关于: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的文档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prbw3hqo744s0w0dy1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