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师范写 提升写字课教学质量[靖江教育] 页眉栏
全文搜索 *
最新资源
如何把握字的重心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 浅谈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重视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的指导... 也谈写字兴趣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之我见
“全纳教育背景下书法教育对特... 读帖,习字之基
依托教材 科学训练 提升学生写... 三年级钢笔字指导 硬笔行楷的书写 书体演变
更多...
热门资源
铅笔的选择与使用和田字格的大...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双姿习惯 三年级钢笔字指导 读帖,习字之基
注重教师范写 提升写字课教学... 小学写字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注重细微指导 提高写字实效 硬笔行楷的书写
“全纳教育背景下书法教育对特... 依托教材 科学训练 提升学生写... 书体演变
更多...
资源正文
注重教师范写 提升写字课教学质量
作者:何卫君 点击数:98 发布日期:2011/7/22 23:00:23
注重教师范写 提升写字课教学质量 靖江市实验学校 李娟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方块字有一种特殊的美丽。它是奇特而有规则的组合,再现了人类语言中最富于魅力的古典情怀。而以书写汉字作为表现形式的书法艺术,则是艺术园中的瑰宝。但是随着多媒体设备的广泛运用,现在的写字课堂多了些时尚。在课堂上,我们会看到,在鼠标的轻轻一点之下,汉字字缓缓地从起笔到落笔一一演示出来,那种完美令我们赞叹不已。在看完之后,有的老师
就直接让学生练习写字了,省略了教师的范写步骤。 记得去年在参加全国写字课现场观摩时一位评委在点评时说了这样一个现象:“有的报送上来的课堂实录,过分依赖课件,整节课教师没有动过一次笔,而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了写字教学,有的虽然也进行了示范,但也只是写两个字匆匆了事。”
难道我们的老师不敢在黑板上写字了吗?难道机器的完美使得我们老师真的不需要再尝试着去自己亲身示范了吗?
记得于永正老师在《教海漫谈》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电脑打出来的字是死的,冷冰冰的;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活的,是有情的。”确实,电脑程序再精细,我们把课件做得再完美,也不能完全预设学情,只有教师的现场范写才能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推进、适切调整,掌控好节奏、拿捏好轻重,把握好快慢。曾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孩子躺在妈妈怀里睡觉和搂着妈妈的照片睡觉的感觉是根本不同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看老师写字和看电脑写字的感觉也是大不相同的?其实,现代与古典,未来与传统,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在写字教学时,尤其是低年级写字课教师的示范是非常重要的。
示范是小学写字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字、笔画等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进而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静态的范字动态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针对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教师示范的内容包括坐姿、握笔、书写动作、笔画和结构等。示范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课堂示范,这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在学生进行练写之前,教师首先当众进行讲解示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低年级笔画教学时,在范写前我觉得要把重点放在笔画的“三要素”上:一个基本笔画由三个部分构成:起笔——笔画开始的部分;行笔——笔画进行的部分;收笔——笔画结束的部分。笔画的不同,起笔,行笔,收笔的形状也不同,书写中应注意各部分的速度和力度变化。在示范在运笔过程中,提按是重要的技法手段。清人刘熙载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提按要有变化,提按变化即轻重变化。对
于刚学笔画的小学生来说,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就是提按。他们在书写时,要么,提按过于明显,譬如常常把“横”画成波浪线;要么,没有提按,“横”就像一根棍子。因此,教师一开始让学生练习书写笔画时,一定得重视书写技巧。学生开始学写第一个笔画时,教学时间应放长一些,直至学生掌握书写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学习其他笔画时才能触类旁通。
一、 怎样示范才能让低年级的孩子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呢?(播放课堂实录)
这段实录在笔画教学时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通过这段实录大家发现老师示范前先引导孩子去观察,感受竖勾的形态:如劲松倒折落挂悬崖,分析归纳起笔重按、行笔轻斜、收笔上勾的书写要领,然后看教师示范,接着让孩子边观察、边说行笔方法,最后再让孩子自己写,观察——分析笔画形态——归纳行笔要点——范写——书空时说要点加深印象——最后孩子练写,一系列的铺垫为孩子写好这个笔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给孩子上紧发条,这样的教学行为无疑是有效的。
写字教学讲究潜移默化,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注重形象思维,教师作为引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教师在写字教学中应规范板书好每一字,作出正确的示范引导。范字对学生学写字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中每课都有几个字要求学生会写,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认读,观察字形,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在书写时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然后就开始在带田字格的小黑板上规范指导书写,向学生示范书写每个字的全过程。在范写过程中结合生字教基本笔画名称,每个笔画我都认真示
范起笔、运笔和落笔;在示范中教给学生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以及写在田字格中的正确位置。当发现字写得不够满意时,我就会重新再写,一边写一边说:“这个字老师没写好,我再写一遍。”目的是让学生像我一样认真地写每一个字。这样,老师严谨的写字态度成了学生的表率,他们也不会随随便便去写每一个字。
1、矫正示范,在学生书写出现问题时,教师的范写更为重要。学生矫正练习之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指出学生书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矫正示范,接着让学生进行自我矫正,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矫正示范过程,对字的笔画位置和结构布局便可掌握得更为准确,在此基础上学生重新练写,其效果更佳。
2、个别示范,这是一种补充,在当众示范以后,有
些学生还是掌握不好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师就得个别辅导,由于是面对面,学生对老师的示范,往往观察的比较清楚,能较快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
3、手把手示范,这种方法是针对初步写字的小学生,通过手把手,教师直接牵动学生手指,使其能较快地形成正确的书写动作。
4、作业示范,尽管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示范方法,但学生们在作业中还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在原字的旁边给以示范或修改,并要及时地总结,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经过这几年对写字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我认为教师在进行范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示范不能“单向注入” 所谓“单向注入”,就是在范写时,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讲解、示范,没有引导学生去观察范字,去探索汉字书写规律,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课例一:一位教师指导写“意”字。师:下面我们来写“意”字。小朋友认真看老师写,听老师讲。这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扁一些。(师在田字格中写了一个)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好,请大家写一个。
结果:好多学生由于没经过自己的观察、识记,又加上是第一次写上中下结构的 字,田字格下方超线了,字写得很不规范,也不美观。
我刚才举的这个现象主要是教师没有重视写字教学中的主体意识,缺乏范写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误认为直接把该注意的地方讲给学生听,写给学生看,就是省事又省时。这种做法看似省时高效,而实际学生只识鱼而不知渔,与要求相去甚远。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越仔细,范字在脑中的印象就越深,“眼”中字就会变成“心”中字,因而范写的全过程应切忌“单向注入”。
二、教师示范不能“无的放矢” 所谓“无的放矢”,就是教师在范写时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忽略了范写的目的,以至站立的位置、板书的位置都置学生于度外,造成学生无法看清范字,从而使范写失去了意义。 课例二:有的教师范写时,教师的身子正好将田字格挡了个严严实实,孩子们伸长脖子、侧着身子,有的甚至站起来,也没看清老师是怎么写出这两个字的。而老师一点没有
觉察到,一写完转身就问孩子们:“看清楚了吗?”天真的孩子们齐声说:“看清楚了!”
能看清楚吗?这就是“无的放矢”了。因而,范写时除了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观察角度、板书的位置,要以学生能看到为宜。切忌“无的放矢”,不要走过场。 在这我想说说示范,除了在黑板上示范外,我觉得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示范也是个好办法,每次上写字课时从我们学校低年级老师的教室门口走过我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端坐在实物投影仪前,真正做到了头正身直两脚平,认真地边喊口诀边教孩子一起练写。我觉得那是最美妙、最和谐的写字课的场景了。如果大家还怕孩子看不清老师是如何运笔的,我觉得我们还可以利用我们的数码相机,相机里都有录像功能,我们可以把录下范写的视频,这样了也可以让孩子连运笔的过程都看得一清二楚。 三、教师示范不能“偏规误导” 所谓“偏规误导”,就是指教师自身在没有弄清楚范字正确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起笔收笔等书写规则、运笔要领的情况下进行范写,而产生错误及疏漏,从而误导学生的教学行为。课例三:一位教师在范写“雄”字时,第一次将第二笔“撇”与第三笔“撇折”的“撇”重叠到一块了。学生立即举手说:“老师,你写错了,那两笔不粘到的。”老师说:“哦,刚才老师不小心。那老师再写一个。”第二个刚写好,又有好多小手举起来:“老师,我有意见。”下面还有很多听课老师呢!于是,老师不予理睬,说:“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本子写三遍‘雄’字。”
这个场面多尴尬啊!这样的范写不仅起不到示范作用,还会给孩子们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真正有效的范写,必须从认真备好每堂写字课,练好书写基本功入手。起码对每个要范写的字,务必做到书写准确无误,力求得体美观。 四、教师示范不能 “枯燥无趣” 所谓“枯燥无趣”,就是指教师在写字示范时教学语言单调、乏味,教学方式单一、无趣,尽在偏旁部首、点横撇捺这一层面上翻来覆去地讲,根本激发不起低年级小朋友的写字兴趣,长此以往只会令学生产生写字倦怠感。
有位一年级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范写每一个字时,所说的话几乎一样: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有的学生耐不住性子,干脆拿起笔自顾自地写起来??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指导学生练字,如果
一味地向他们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挑等写字术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让“范写”这一教学环节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并激发孩子练字兴趣,真正发挥示范作用呢?我觉得可以大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是语言激趣,教师范写讲解时语言要生动、幽默;在低年级写字课堂,在我们讲课时应避免生硬的语气,这一点我想我们在座的低年级老师是非常有经验的,我在教学品字形结构的字时就把这类的字说成三胞胎,我是这样引导的:这三胞胎虽然基本相同但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谁来说说看?老大住在田字格的上面稍宽稍大,坐下部稍小,右下部稍大。我们教师在语言描述时,要尽可能地生活化、形象化、故事化让孩子带着一份轻松、愉快的心境去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