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变量:酶的用量。
②无关变量:温度、pH、酶催化反应的时间、苹果泥的用量等。 (2)判断的思路
①如果随着酶的用量增加,过滤得到的果汁的体积也增加,说明酶的用量不足。
②如果当酶的用量增加到某个值后,再增加酶的用量,过滤得到的果汁的体积不再改变,说明酶的用量已经足够。
[合作探讨]
探讨1: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提示: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
探讨2: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哪个因素为自变量,应该控制哪些因素不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
提示:温度(或pH)为自变量,控制不变的因素有苹果泥的用量、果胶酶的用量、反应的时间和过滤的时间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只有温度(或pH)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探讨3:为什么能够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提示: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滤纸,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反映了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
[思维升华]
1.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实验原理
果胶酶受温度和pH的影响,处于最适温度或pH时,酶活性最高,果肉的
出汁率、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大小成正比。
(2)实验操作
搅拌器搅拌制成果泥 果胶酶水溶液
↓均分装入 ↓等量 9支试管 9支试管
各取一支试管分9组分别设置等温度梯度?pH
相同?或等pH梯度?温度相同?,水浴箱中保温
待试管内温度稳定后,将果胶酶加入相同
温度或pH的苹果泥内,反应一段时间
过滤果汁,并用量筒测量体积
(3)实验分析
①自变量与因变量及其之间的关系 变量名称 实验变量 (自变量) 反应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含义 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 实例 温度 或pH 果汁量 酶的新鲜程度 实验变量为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是因果关系 关系 ②实验结果分析: a.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用酶反应速度表示)影响的曲线图(如下图a、b),最终得到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pH。
b.由于初次实验的梯度变量选择目的性不强,选择的范围有可能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这可以从画出的曲线中反应出来,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可以根据
出现的曲线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梯度变量。
2.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1)实验原理
酶促反应也受酶量的影响,本实验中实验变量是酶的用量,反应变量为果汁体积,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反应时间、底物用量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2)实验过程
准确称取等质量梯度的果胶
制备果泥
酶配成体积相等的酶溶液
各取等量体积分别装入
取等量
9支试管 9支试管
将上述试管放入50 ℃的恒温
水浴中平衡内外温度
一段时间后将不同浓度的果胶酶分别与
各试管果泥混合后,再放入恒温水浴中
过滤果汁,并用量筒测量体积
(3)实验分析
①如果随着酶浓度的增加,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也增加,说明酶量不足;当酶浓度增加到某个值后,再增加酶的用量,过滤得到的果汁体积不再改变,说明酶的用量已经足够,这个值即为酶的最适用量。
②如果设置的酶浓度梯度无法满足实验,即出现过高或过低现象,应及时调整。
③苹果泥的用量和果胶酶的用量比例要适当。 ④恒温水浴的温度可用上一实验测出的最适温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