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主要表现为(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 社会关系的需求 C. 发展的需求 D. 组织的需求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人力资源考核 B. 人力资源招募 C. 人力资源培训 D. 人力资源流动
3、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 )。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调任 B. 聘任 C. 转任 D. 挂职锻炼
4、( )是我国公务员交流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调任 B. 聘任 C. 转任 D. 挂职锻炼
5、( )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源流动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人力资源政策 B. 人力资源供求关系预测
C. 人力资源制度 D. 人力资源市场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在括号中打×) 1、调配功能是人力资源市场的基本功能。( ) 选择一项:
对 错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个人意愿,而且更取决于外在环境的要求。( ) 选择一项:
对 错
3、委任是我国公务员交流中最为常见的方式。( ) 选择一项:
对 错
4、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它不改变单位的编制,不需要办理公务员的调动手续,只在一定时间内改变挂职锻炼公务员的工作关系。( ) 选择一项:
对 错
5、政府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 选择一项:
对 错
6、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为限制人员流动设计的,附着其上的功能太多,已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 选择一项:
对 错
7、改革开放前,我国公职人员的流动更多的是因个人意愿;现在工作需要在流动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 选择一项:
对 错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激励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 ) 选择一项:
对 错
9、身份的改变是调任与转任共同的特点。( ) 选择一项:
对 错
10、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流动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力资源流动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 选择一项:
对 错
(三)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是指根据工作需要或个人意愿,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变换公职人员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变更或消灭职务关系或工作关系的一种人事管理活动与过程。
2、调任是指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以及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的人事行为。
3、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机关内部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在同一部门中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任职的人事交流活动。
4、挂职锻炼是指机关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上级、下级或者其他地区的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的职务,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的人事交流活动。 (四)简答题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1)用人所长的原则; (2)人事相宜的原则; (3)依法流动的原则;
(4)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2、人力资源市场对人力资源流动的作用有哪些?
2、(1)人力资源市场构成人力资源流动基本渠道; (2)人力资源市场改变人力资源流动的方式; (3)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人力资源流动的范围; (4)人力资源市场提高人力资源流动的效益。
3、政府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
3、(1)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法律体系; (2)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3)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功能; (4)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的秩序。
4、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有哪些?
4、(1)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地位未完全确立; (2)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3)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4)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
1、要点提示:
(1)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3)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4)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5)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利于解决公职人员的实际生活困难。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
2、试述促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对策。
2、要点提示:
(1)明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主体地位; (2)完善市场法规和社会保障制度; (3)改革户籍制度; (4)破除官本位观念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