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23:10: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东区) 黄皦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人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一向不太受教师的重视,以为既然是“略读”就可以简单,学生大概了解课文意思,教师大略指点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花费精力去详细备课。或者干脆把它当作精读课文来讲,老师指导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少。这都是认识上的误区。《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把“略读”与“精读”相提并论,可见略读课文对指导阅读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有助于更好的利用语文资源,完成新课标提出的大量阅读的任务。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试图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快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大量吞吐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空,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设计特色】

1、突出个性化阅读,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精神。 2、强调多渠道收集信息,并初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课文,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 表达能力。初步

具备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了解秦兵马俑,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感悟,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多渠道收集有关秦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课前检查预习情况: 大屏幕出示“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2、多渠道收集与秦兵马俑相关的资料,如:各俑坑的规模,兵马俑的数量、种类等。

师问:同学们通过哪些方法收集的资料?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做了很多预习工作,这是上好这节课的重要前提,因此检查、落实就很有必要。同时也贯穿多渠道收集信息的理念。)

二、欣赏录像,激情导入。

1、播放电影《英雄》片断。师:电影艺术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威震四海的秦朝军队。看,这气势多么庞大!以至于秦始皇还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兵马俑坑作为自己的陪葬,就是现在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师:同学们,有谁去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说说你当时的感受。没去过的同学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整理后部 分板书。)

(设计意图: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则更具有情趣和诱惑力,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到那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秘吧!

(设计意图:电影片断气势宏大,音乐震撼力强,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兵马俑秘密的冲动。)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书,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句话归纳写出了兵马俑的特点?(课件出示问题。)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师问: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是一个过渡段。)用哪个词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3、师问: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这些特点?(学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设计意图:本文层次清楚,中心明确。从抓中心段入手展开学习,也有利于理清学生的思路,同时也巩固了对过渡段的认识。) 三、分模块学习课文。 (一)、规模宏大

1、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自学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并作批注,读后谈感想。 师随机提示写法:列数据、比照熟悉的事物。

2、课件出示一号坑全景图(配乐,问: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 支队伍?

师:让我们想像着这支庞大的军阵,一起来读读作者看到的情 景。(生齐读二自然段最后一句,用课件出示。)

3、学生补充介绍二号、三号坑的情况。(可以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也可以从学习网站上获取信息并回答。学生的图片资料用实物

搜索更多关于: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的文档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q47d48ccf3jk4h7sglc72h8v7sa9700vj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