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
31.
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的循环路径:冷却液在水泵中增压后,经分
水管进入发动机的机体水套。冷却液从水套壁周围流过并从水套壁吸热而升温。然后向上流入气缸盖水套,从气缸盖水套壁吸热之后经节温器及散热器进水软管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中冷却液向流过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散热而降温,最后冷却液经散热器出水软管返回水泵,如此循环不止。
3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分离过程和接合
过程。在分离过程中,踩下离合器踏板,在自由行程内首先消除离合器的自由间隙,然后在工作行程内产生分离间隙,离合器分离。在接合过程中,逐渐松开离合器踏板,压盘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动,首先消除分离间隙,并在压盘、从动盘和飞轮工作表面上作用足够的压紧力;之后分离轴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产生自由间隙,离合器接合。
33.
离合器的功用(1)平顺接合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步;(2)临
时切断动力,保证换档时工作平顺;(3)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34.
离合器调整的原因: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从动盘会因磨损而变
薄,使自由间隙变小,最终会影响离合器的正常接合,所以离合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需要调整。
35.
离心式水泵的工作原理:当水泵叶轮旋转时,水泵中的冷却液被
叶轮带动一起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水泵壳体的边缘,同时产生一定的压力,然后从出水管流出。在叶轮的中心处由于冷却液被甩出而压力下降,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在水泵进口与叶轮中心的压差作用下经进水管流入叶轮中心
36.
理想化油器特性:对于经常在中等负荷下工作的汽车发动机,为
了保持其正常的运转,从小负荷到中等负荷要求化油器能随着负荷的增加,供给由浓逐渐变稀的混合气,直到供给经济混合气,以保证发动机工作的经
济性。从大负荷到全负荷阶段,又要求混合气由稀变浓,最后加浓到功率混合气,以保证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
37.
两级压力式油气弹簧的特性是,在工作活塞的上方设有两个并列
的气室,但两个气室的工作压力不同。主气室内的气压与单气室油气弹簧的气压相近,而补偿气室内的气压则较高,从而具有了变刚度特性。
38.
龙门式机体的优点:机体是指底平面下沉到曲轴轴线以下的机
体,机体底平面到曲轴轴线的距离称作龙门高度。龙门式机体由于高度增加,其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均比平底式机体有显著提高。机体底平面与油底壳之间的密封也比较简单。
39.
轮胎的功用:缓冲减振; 与路面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制动力
和侧向力; 保证汽车通过性; 承受汽车重力;
40.
轮胎气压调节系统的功用: (1)汽车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可
降低轮胎气压,增大轮胎的接地面积,减小其单位面积载荷,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2)当轮胎穿孔而漏气时,轮胎气压调节系统可为轮胎充气而使汽车继续行驶,不需马上更换轮胎; (3)使轮胎保持所需要的气压,有效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41.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结构形式比较:膜片弹簧离合器有推式和拉式
两种结构形式。推式的特点:分离指在分离轴承向前推力的作用下离合器分离。拉式的特点:分离指在分离轴承向后拉力的作用下离合器分离。
42.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缺点:优点(1)传递的转矩大且较稳定;
(2)分离指刚度低;(3)结构简单且紧凑;(4)高速时平衡性好;(5)散热通风性能好;(6)摩擦片的使用寿命长。缺点(1)制造难度大;(2)分离指刚度低,分离效率低;(3)分离指根易出现应力集中;(4)分离指舌尖易磨损。
43.
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摩擦离合器依靠摩擦原理传递发动机动
力。当从动盘与飞轮之间有间隙时,飞轮不能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当压紧力将从动盘压向飞轮后,飞轮表面对从动盘表面的摩擦力带动从动盘旋转,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
44.
扭曲环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工作时,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
中,扭曲环发生扭曲,其工作特点一方面与锥面环类似,另一方面由于扭曲环的上下侧面与环槽的上下侧面相接触,从而防止了环在环槽内上下窜动,消除了泵油现象,减轻了环对环槽的冲击而引起的磨损。在作功行程中,巨大的燃气压力作用于环的上侧面和内圆面,足以克服环的弹性内力使环不再扭曲,整个外圆面与气缸壁接触,这时扭曲环的工作特点与矩形环相同。
45. 配气机构的作用: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46.
喷油器的功用:是根据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将燃油雾化成
细微的油滴,并将其喷射到燃烧室特定的部位。喷油器应满足不同类型的燃烧室对喷雾特性的要求
47. 喷油提前器安装的原因:喷油提前器实际上是喷油泵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供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供油提前角过大或过小均使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恶化。为了保证柴油机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必须在最佳供油提前角下工作
48. 起动工况时要供给多而浓的混合气的原因:起动时发动机转速很低,流经化油器的气流速度小,汽油雾化条件差;冷起动时发动机各部分温度低,燃油不易蒸发汽化。大部分燃油呈油粒状态凝结在进气管内壁上,只有极少量易挥发的燃油汽化进入气缸,致使混合气过稀无法燃烧。为了保证发动机的顺利起动,必须供给多而浓的混合气。
49.
气环和油环的功用:气环的主要功用是密封和传热。保证活塞与
气缸壁间的密封,防止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和高温燃气漏入曲轴箱,并将活塞顶部接受的热传给气缸壁,避免活塞过热。油环的主要功用是刮除飞溅到气缸壁上的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壁上涂布一层均匀的油膜。活塞环工作时受到气缸中高温、高压燃气的作用,并在润滑不良的条件下在气缸内高速滑动
50.
气门弹簧的功用:是保证气门关闭时能紧密地与气门座或气门座
圈贴合,并克服在气门开启时配气机构产生的惯性力,使传动件始终受凸轮控制而不相互脱离。防止共振方法:当气门弹簧的工作频率与其固有的振动频率相等或为整数倍时,气门弹簧就会发生共振。共振时将使配气定时遭到破坏,使气门发生反跳和冲击,甚至使弹簧折断。为防止共振的发生,可采取下列结构措施:采用双气门弹簧、变螺距气门弹簧、锥形气门弹簧
51.
气门间隙预留的原因: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及其传动件,如挺柱、
推杆等都将因为受热膨胀而伸长。如果气门与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时不预留间隙,则在热态下由于气门及其传动件膨胀伸长而顶开气门,破坏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密封,造成气缸漏气,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起动困难,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为此,在装配发动机时,在气门与其传动件之间需预留适当的间隙,即气门间隙
52.
气门旋转机构的功用:当气门工作时,如能产生缓慢的旋转运动,
可使气门头部周向温度分布比较均匀,从而减小气门头部的热变形。同时,气门旋转时,在密封锥面上产生轻微的摩擦力,能够清除锥面上的沉积物。
53.
气体弹簧具有理想的变刚度特性:气体弹簧的特点是,作用在弹
簧上的载荷增加时,容器中气压升高,弹簧刚度增大;反之,当载荷减小时,气压下降,刚度减小。气体弹簧具有理想的变刚度特性。
54. 汽车发动机将会广泛采用柴油机的原因: .柴油机由于压缩比较高,
所以热效率较汽油机高。柴油机的燃料消耗率曲线( 曲线)相对于汽油机 曲线来说,不仅最低点较低,而且较为平坦,比汽油机在部份负荷时能节省更多的燃料(汽车发动机经常是处于部分负荷工况)。从石油价格来说,目前我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柴油比汽油便宜
55.
汽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工作时,汽油在汽油泵的作用
下,经进油管接头流入沉淀中,由于此时容积变大,流速变慢,相对密度大的杂质颗粒和水分便沉淀于杯的底部,较轻的杂质随汽油流向滤芯,被粘附在滤芯上或隔离在滤芯外。清洁的汽油渗入到滤芯内腔,从出油管接头流出
56. 汽油箱在必要时应与大气相通的原因:在密闭的油箱中,由于汽油的消耗当油面降低时,箱内将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使汽油不能被汽油泵正常吸出;另一方面,在外界气温很高时,过多的汽油蒸汽将使箱内压力过大。这两种情况都要求油箱在内外压差较大时能自动与大气相通,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57.
前轮前束的功用:是消除前轮外倾造成的前轮向外滚开趋势,减
轻轮胎磨损。
58.
前轮外倾角的功用: 防止车轮出现内倾; 减少轮毂外侧小轴承
的受力,防止轮胎向外滑脱; 便于与拱形路面接触;
59.
驱动桥的功用:1)通过主减速器齿轮的传动,降低转速,增大
转矩;2)主减速器采用锥齿轮传动,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3)通过差速器可以使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适应汽车的转向要求;4)通过桥壳和车轮,实现承载及传力作用。
60.
曲柄连杆的功用: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其功
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61. 曲轴的功用:是把活塞、连杆传来的气体力转变为转矩,用以驱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