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时代的农产品营销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艾尼瓦尔·吾加木尼牙孜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11期
[摘 要]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为农产品营销开拓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而且,借助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更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和水平。当前农户应该如何做,才能正确运用“互联网+”技术变革农业生产模式、突破传统的农业范畴?为此,本文探讨了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业经济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11-23-2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仍需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构建方式,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将在简单介绍“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说明农产品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产品营销的策略。 1 “互联网+”概述 1.1 “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互联网为基础,将生产生活中的基本要素进行整合处理,并将具有网络特性的发展成果融合于社会经济发展中,这便是“互联网+”技术的概念[1]。
1.2 “互联网+农业”概念
“互联网+农业”是指通过互联网的创新驱动和结构重塑,将农业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实现农业结构的产业化、农业产品的创新化和产业链发展智能化的发展模式[2]。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的模式主要有3种,分别为生产智能化类型、农业电子商务类型和信息化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都能够实现将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达到农业生产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2 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因此在新时代下,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实现“互联网+农业”模式,是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固我国农业经济基础地位的需要。该模式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人民改善生活水平提供切实的保障。因此,“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出现,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然采取的手段和有效途径。其二,“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调整农业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的发展状态向技术型、集约型的发展状态转变;同时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提高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 实现“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具体对策 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网络营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可以借助“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对其结构进行调整,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具体的市场信息和需求,创造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产品,适当延长其农产品的生产产业链,并利用创新思维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依靠政府政策的扶持建立起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面对面”的网络销售方式,降低中间成本,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这种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化-实现收益的生产、销售方式能够使得整个产业链透明、清晰,产品能够从生产者手中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降低运输成本,节约租金成本以及花费的精力与时间,还能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因此,这种营销方式普遍受到客户的欢迎和消费。 3.2 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子交易
上文所述的创建电子商务平台是实现“互联网+农业”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更为方便有效的方式,就是加盟其他的电子商务平台,像天猫、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这些大型综合性平台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及时获得与市场变化相关的信息,利于拓展农产品网上销售业务。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个体农户,因为这种方式的准入门槛较低,适应了个体农户分散化的布局特征,依据这些大型综合网络平台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强化了个体农户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促进资源之间的有效利用。
3.3 利用互联网手段高效整合农业发展资源
农业市场资源包括某一区域的土壤、水文、肥力和气候等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收集这些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资源整合方式,才能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并结合市场行情,对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发展趋势、结构要素等进行数据统计,对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估,最后将两种信息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农产品种植、生产、销售方案,这样可以避免传统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3.4 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在大力推广“互联网+”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到“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若是农户不了解现代信息技术,不懂得如何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络销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政府与各个农户单位都必须重视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具有专业网络营销水平的新型农民。 参考文献
[1]李丙金.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6):134-135.
[2]李正行,孙怡.“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探索[J].南方农机,2017(2):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