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D
【解析】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15.(2017?海南卷.16)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 16.(2017?海南卷.1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 C.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 D.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 【答案】C
17.(2017?江苏卷.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结构①是线粒体,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A错误;③是突触前膜,当其兴奋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是胞吐,C错误;结构④是突触后膜,膜电位变化是由Na大量内流引起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18.(2017?新课标Ⅱ卷.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
19.(2017?天津卷.2)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呼吸道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C错误;抗体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20.(2016上海卷.1)SARS病毒可以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这种传播途径属于 A.媒介物传播 【答案】D
B.空气传播
C.病媒传播
D.接触传播
21.(2016上海卷.7)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 A. 灯光刺激+食物 B. 仅食物 C. 声音刺激+食物D. 仅灯光刺激 【答案】A
【解析】灯光刺激+食物可以强化该反射,而不会使该反射消失。
22.(2016上海卷.9)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在此过程中 A.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 延髓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 C. 胰岛素的作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D.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答案】C
【解析】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浓度,A项错误, C项正确;糖中枢位于下丘脑,B项错误;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D项错误。
23.(2016上海卷.10)图4 显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
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A.胃肠蠕动加速 B.血糖升高 C.呼吸加速 D.心跳加快 【答案】A
24.(2016上海卷.14)导致图5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欲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答案】C
【解析】ab段低温降低,说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可能的原因是吹电风扇、处于寒冷环境或汗液分泌增加,de段体温升高,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可能是非自主性战栗、发热、剧烈运动或骨骼肌收缩。综合分析可得出C选项正确。
25.(2016上海卷.17)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26.(2016上海卷.18)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①外毒素 A.①或② 【答案】C
【解析】疫苗应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致病。由于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因此应选用减毒外毒素或无毒性的β亚单位。
27.(2016海南卷.12)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 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 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答案】D
②减毒外毒素
B.①或③
③外毒素α亚单位
C.②
或④
④外毒素β亚单位
D.③或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