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中学)
(科目代码:301、301A)
注意事项: 1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
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对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
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的时候,请你们指导。”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 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 1.【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2 .
陈涛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是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老师问题没问完,他便把手
高高举了起来,让他回答时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讥笑,老师课下向陈涛文明原因后给予鼓励,该老师的做法( )。
A.正确,老师不能得罪每一位同学 B 正确,老师没有放弃每一位同学C 不正确,挫伤了其他同学的主动性D 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2.【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该老师面对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能够一视同仁,了解问题原因并给予鼓励,表明老师能够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
3 .
“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学校优化育人环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B.促进了人的气质的发展C.促进了人的精神的发展
1
D 促进了人的实践的发展 3. 【答案】B。
【解析】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不易受环境影响。
4. 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 A 关注发展阶段B 关注生存阶段C 关注情景阶段D 关注学生阶段4.【答案】D。
【解析】处于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协商制度
B. 民主专政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 5. 【答案】D。
【解析】根据《宪法》第 1 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6.
某初中学校向学生收取练习本费用,未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该校做法( )。A.
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能收费
B.不合法,学校必须公开收费项目C.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D.合法,学校是按规定收费6.【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的义务。
7.
某中学教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
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
A. 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 B. 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C.正确,老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
D.不正确,提升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7.【答案】D。
2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8.
大学毕业的陈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刑满释放后,他前往某初级中
学应聘,学校( )。
A.不得聘用 B.可以聘用 C.应当聘用 D.暂缓聘用 8.【答案】A。
【解析】根据《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收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9.15 岁的李明经常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其监护人提出申请,将李明送往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对于这一申请具有审批权的是( )。
A.当地公安部门B.教育行政部门C.李明所在学校D.当地人民政府9.【答案】B。
【解析】第三十五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 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0.17 岁的高中生江某涉嫌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尚在审理阶段,所在学校以此为由取消了其学籍,该校做法( )。
A.合法,学校可以取消江某学籍B 合法,学校有处罚学生的权利
C 不合法,判决生效学校也不得取消江某学籍D 不合法,判决生效前学校不得取消江某学籍10.【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11.
初中生林某在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时不慎摔伤。经认定,学校有一定过错,对于
这起事故,学校应当( )。
A. 对林某补偿经济损失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