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免疫调节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
1.
(2013·豫南九校联考)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和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 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解析:选C。由题图信息可推出,a、b、c、d分别为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除a、b、c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外,记忆细胞也能识别抗原。记忆细胞在接受同一种抗原刺激后,也能分化成产生抗体的浆细胞。B细胞和T细胞分别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分化、发育而成,暂时处于不增殖状态,在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继续增殖、分化。c、d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的,两者的DNA相同,其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吞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 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
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 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
解析:选D。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
3.人体内的某种免疫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a~e代表不同免疫细胞,①~⑤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a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
B.当d、e再次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C.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多数情况下可被a消化 D.抗原经过程①②③传递后,能刺激c增殖、分化
解析:选B。由图解可以推出a、b、c、d和e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再次接触抗原X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4.(2012·高考福建卷)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解析:选C。注入小鼠B细胞后的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说明小鼠的B细胞可以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产生使小鼠T细胞凝集的抗体。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说明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5.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该曲
- 1 -
线图表明( )
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 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
解析:选C。先注射抗原A后,小鼠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注射抗原A时,小鼠针对抗原A进行了二次免疫,而针对抗原B是初次免疫。从图中看出针对抗原A,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大,因而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6.(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改编)回答下列问题: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____________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抗原决定簇暴露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____________。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病毒含有________(填“1种”或“2种”)核酸。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灵活、全面地运用免疫的相关知识,并注意分析题目所提问题的实质。
(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首先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抗原决定簇暴露于抗原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2)接种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当病毒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此题很容易误答为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
(3)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细胞工程中可作为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答案:(1)吞噬 淋巴因子 (2)当记忆细胞受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病毒 (3)1种 (4)细胞融合
1.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
解析:选D。抗原的种类很多,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小分子物质,不能成为抗原,所以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能与抗体结合,发生免疫反应,而不能直接和效应细胞结合。
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解析:选B。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等;效应T细胞可以和相应的靶细胞进行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还能分泌淋巴因子;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分泌产生,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 2 -
3.下列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
A.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C.经过免疫反应将隐藏着抗原的细胞裂解 D.抗体与抗原结合并将抗原清除
解析:选C。将靶细胞裂解是细胞免疫的作用。
4.(2013·杭州学军中学月考)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解析:选B。据图可知,细胞1为吞噬细胞,细胞2为T细胞,细胞3为B细胞,细胞4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细胞5为记忆细胞。物质a为抗体。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细胞1~细胞4中均含有抗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抗体基因。细胞之间的识别是根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来完成的。记忆细胞有分裂能力。
5.(2013·辽宁大连双基测试)下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
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
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
解析:选C。①是淋巴因子,⑤是抗体,两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图示中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具有增殖分化能力;二次免疫时除B细胞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也能形成③浆细胞;若机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细胞则会产生自身免疫病。
6.(2013·山东临沂模拟)当甲肝病毒侵入某人体后会引起甲肝,接触甲肝病毒侵入的细胞并导致该靶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 B.效应T细胞 C.B淋巴细胞 D.T淋巴细胞
解析:选B。对侵入细胞的病毒进行的免疫是细胞免疫,接触甲肝病毒侵入的细胞并导致该靶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效应T细胞。
7.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解析:选A。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无胸腺裸鼠不能产生T细胞,细胞免疫基本丧失,绝大部分的体液免疫过程中需要T细胞的协助,体液免疫也部分丧失;无胸腺裸鼠的免疫能力基本丧失,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人类癌细胞对无胸腺裸鼠而言属于抗原,因其免疫能力基本丧失,则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
- 3 -
8.(2013·洛阳统考)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种类是相同的 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
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攻击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解析:B。一个浆细胞内有很多基因,但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功能,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可迅速作出应答,即增殖和分化出相应的免疫细胞。
9.
(2013·潍坊模拟)疫苗家族又添新丁,世界上第一支戊型肝炎疫苗——益可宁,2012年10月27日,在厦门宣告正式上市。在计划免疫中有的疫苗要多次接种,原因不可能是( ) .A.人的体质不同,—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 C.病原体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 D.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
解析:选C。预防接种是将被特殊处理过的细菌、毒素或病毒等制成各种特异的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有些疫苗需多次接种是因为接种之后产生的抗体会随时间的延长慢慢减少,记忆细胞数量也会逐渐减少;另外,由于个体之间存在体质的差异,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或足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10.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液中的溶菌酶将病菌分解是体液免疫过程
B.浆细胞必须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 C.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消除体内的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
D.免疫功能过弱会导致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解析:选C。体液中的溶菌酶将病菌分解,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浆细胞可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也可由相应的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这是人体免疫功能过强导致的。
1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注射激素抑制该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解析:选A。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是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因此,注射激素抑制该抗体的产生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12.关于免疫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实例中科学的是( )
A.给患者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B.注射乙肝疫苗是为了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C.使用免疫抑制剂能降低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 D.服用抗过敏药可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
解析:选C。抗毒素属于抗体,注射后不会刺激机体再产生抗体,A错;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B错;免疫抑制剂可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作用,C正确;服用抗过敏药物能降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减轻过敏反应的程度,D错。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