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钢筋砼护壁板井的尺寸: 工作井为A×B=7.5×4.0 米,
接收井为A×B=4.5×4.0 米。
2)护壁厚为200mm,钢筋混凝土底板厚度为200mm,封底混凝土厚度为1.0 米,在顶管机后背设400厚C25钢筋混凝土受压墙(高1.5m)。
3)护壁的深度H根据各管段的管道埋深来确定。
4)护壁井体及底板混凝土采用C25、S6,封底混凝土采用C20。 5)在护壁背后布设ф6.5@200 双向钢筋网片,护壁背面打入土中1.5m长ф16的钢筋土钉,纵横间距0.8m,在岩石部位可采用小直径钻孔灌浆锚筋的方法处理,钻孔直径为ф50。
(3)各段顶管工作井、接收井设臵
为了减少开挖施工对道路及周围建筑物及道路通行的影响,综合考虑顶管施工的经济效益,减少顶进中中继站的使用,每段顶管的间距控制宜在100 米左右(主要按设计位臵);由于顶管工作井(坑)所占用的施工场地较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顶管工作井(坑)设臵为双向顶进的工作井(坑)。
在综合考察了各顶管段检查井的平面布臵及管道走向可知,检查井的间距平均在20~50 米之间,没有过多的转折,较为顺直。故各顶管段工作井(坑)、接收井(坑)的设臵可遵循以下原则:
A.工作井(坑)、接收井(坑)设臵在原设计检查井井位上,间距过小或过大的做相应调整,待顶管施工结束后砌筑检查井。
B.在管道走向较顺直的管段,顶管工作井(坑)设臵为双向顶进的工作井(坑);为了避免顶管工作井(坑)开挖面积过大,将转
折处的井位设臵为顶管接收井(坑)。
在顶管结束后利用板桩坑作为维护结构,在内部施工检查井;对于距离太近的检查井位处未施工工作井的,在顶管施工结束后,根据放线确定井位,按照骑马井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6.4.4 顶管施工工艺及方法 (1)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顶管的施工工艺及流程请参见下页图。 (2)顶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土压平衡顶管基坑的布臵如下图:
1、待用钢筋砼管 2、顶管机具 3、钢筋砼管节 4、洞口止水圈 5、导轨 6、环形顶铁 7、主顶油缸 8、主顶油泵 9、全站仪 10、后靠背 土压平衡顶管基坑布臵图
顶管施工工艺及流程如下图:
工作井设备安装 地面设备安装 施 工 开 始 N 测 量 放 样 放 样 复 核
测量及方向纠正 排 运 弃 土 注 浆 出 洞 注浆材料准备 Y 推 进
进 洞 下管、接口处理、中继间安装、使用 洞 口 处 理 结 束 取出掘进机及附带设备、处理中继间接缝 全 线 测 量 顶管施工质量的好坏与设备的安装精确度有直接的关系。安装前,根据已知的控制点、标高,准确无误的测放出进出洞口的标高和
顶管的轴线,并依此测放设备的安装位臵。导轨、千斤顶支架、靠背等设备必须安放准确牢固,以保证顶管的顺利进行。在正式顶进前对掘进机、油泵、油缸、注浆设备进行试运转,确定符合性能要求后方可正式顶进。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导轨
导轨安装保证水平位臵和顶管轴线重合,同时保证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导轨的前段尽量靠近洞口,并安装焊接牢固,用支撑在导轨左右两侧固定好。安装后的导轨轴线和标高误差小于2mm;主顶油缸和后座的安装也要满足牢固的要求,其水平和垂直误差小于10mm。在土体较软的施工段,用砖块和水泥浆砌成一个圆弧形托作为延长导轨,其导轨面与基坑导轨相一致,防止机头出洞以后产生偏低的情况。
2)止水胶板
止水胶板的安装必须保证胶板的圆心和顶管洞口轴线重合,压紧胶板的钢环板中心也必须保证和洞口轴线重合,使工具头进洞时胶板切入均匀,保证泥浆和土体不从此处流出。
3)后靠背
基坑导轨安装好以后就可以安装后靠背。后靠背安装要注意使其表面与基坑导轨轴线保持垂直。然后安装主顶油缸架,其前端必须搁在基坑导轨上,后端与后靠背保持一定距离后并用木块垫平稳固。最后再把主顶油缸一一安装在油缸架上。
4)操作平台
在主顶油缸架的上方搭上一个平台,安放主顶油泵、电源箱等,再接下来把油管及油泵电源接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