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英语课本中Speaking教学初探-精选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3:38: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英语课本中Speaking教学初探

据有关人士统计,现在学英语的目的,不外乎这么三种:升学、晋职或出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学习者的词汇量至少已有两三千,但要表达一个简单的思想,往往憋得脸红脖子粗,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或者说得结结巴巴,谁也不懂他在说什么。他竖着耳朵,用尽全身力气,也搞不懂老外在说啥。为了适应国际化生存环境,学习者不得不重视口语交流,来克服那种“有口难言”之尴尬。那么,英语教师该怎么办呢?根据素质教育的教学基本原则,按照“三步”教学环节,多让学生“实践”,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英语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一言堂”。我们姑且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称为“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基本上摒弃了“一言堂”这种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师问生答”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比“一言堂”好,但仍存在不足:仍然是教师为中心。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果采用学生中心教学模式,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得到训练的机会远远超过“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受训练的学生人数。因此,学生中心教学模式最优。从《99年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优质课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北师大外语系课题组,

99年)上得知,参赛33位教师中,提问次数最多的教师在一节课内提问次数才十几次,如果采用学生中心模式,每个学生受训机会少则十几次,多则几十次。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受训练的机会越多,效果就会越好。 2. 输入输出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

课堂的所有活动可以分成两个部分:输入和输出(S. Krashen,1981)。读与听为输入,说与写为输出。按照认知规律,课堂上的输入输出还可分为粗略输入,精细输入,训练式输出和交际式输出。这样一环扣一环,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升高,教师的控制性逐渐减少。这“四环”反映在课堂上的程序为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

这条原则要求教师处理新内容时必须经过“3P”流程(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训练→交际。呈现不但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而是要引起学生强烈欲望和兴趣。训练是让学生初步“体验”,达到掌握学习内容的目的。交际是一堂课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能力是必要步骤。 3. 培养创新能力的原则

这条原则要求教师上speaking课时,应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和学习英语的能力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掌握英语的载体,再次才是语言结构。

speaking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教师在上

speaking时,不应只停留在要求学生记住、背诵日常交际用语的传统教学的老调上,而是要以听和说的方式训练学生怎样运用日常交际用语,而且要运用得体。语言结构的分析讲解必须为听与说扫清障碍,必须为听与说服务。 二、speaking的基本模式 (一)呈现(presentation)

呈现是让学生清楚马上要学的内容,清楚这些内容是什么意思,清楚怎么运用,在哪种情况下运用。呈现的目的:一是激起学生求知欲;二是引起学生兴趣。呈现的常见方式: 1. 利用实物、实景、真人、真事呈现。

利用实物、实景、真人、真事呈现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逼真可信,让他感受到“亲临其景”,特别是利用某个学生的情况来呈现,让他们体验一下“剧中人”的滋味,效果倍增,用老师的情景来呈现可以缩小师生的距离,使他们有亲切感,效果也不错。 2. 利用电教手段呈现

利用教学录像、录音、投影仪、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呈现,特别是用多媒体呈现,效果更好,因为它有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响效果,动态的展示效果,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各个器官都参加活动,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从形象思维入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1999全国第二届中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下称竞赛)某一等奖获得者就是运用多媒体

英语课本中Speaking教学初探-精选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qy3f0dtco862m61dk4v721et5ixox005n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