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性工作。
3.5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
(1)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项目经理者或者项目管理部个别人员的事情,而是项目管理部全体人员参与并共同完成的任务。这主要取决于项目管理部的每一个成员的工作经历和经验都具有风险,从而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风险。所以,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有全员性。
(2)建设工程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都具有风险,所以,它具有系统性。 (3)建设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但项目风险识别却不是一次性的。它随着建设项目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项目范围的变化,项目风险识别也要随时进行。所以,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具有动态性。
(4)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需要进行许多的基础性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收集建设项目的相关信息资料,资料收集的成果直接决定项目风险识别工作的质量、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所以,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具有信息性。 (5)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具有较强的综合特点,这主要取决于除全体人员参与外,还要综合运用各种风险识别技术和工具。 3.6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3.6.1 文件审查
对项目文件(包括计划、假设、先前的项目文档和其他信息)进行系统和结构性的审查。项目计划质量、所有计划之间的一致性及其项目需求和假设条件的符合程度,均可表现为项目中的风险指示器。
3.6.2 信息收集技术
风险识别中所采用的信息收集技术主要是: 1头脑风暴会 ○
2德尔菲技术 ○3访谈 ○
4根本原因识别 ○
5优势、弱点、机会与威胁分析(SWOT分析,态势分析) ○
3.6.3 核对表分析
风险识别所用的核对表可根据历史资料、以往类似项目所积累的知识以及其他信息来源着手制定。风险分解结构的最底层可用做风险核对表。使用核对表的优点之一是风险识别过程迅速便捷,其缺点之一就是所制定的核对表不可能包罗
12
万象。应该注意探讨标准核对表上未列出的事项。在项目收尾过程中,应对风险核对表进行审查、改进,以供将来项目使用。
3.6.4 假设分析
每个项目都是根据一套假定、设想或者假设进行构思与制定的。假设分析是检验假设有效性,即假设是否成立的一种技术。它辨认不精确、不一致、不完整的假设对项目所造成的风险。
3.6.5 图解技术
图解技术就是根据因果图、系统流程图以及影响图进行关系分析风险识别的成果一般载入风险登记册中,包括已识别的风险清单、风险根本原因及风险类别更新等。
4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4.1 项目风险的本质
项目风险的本质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构成。风险因素,是指能增加或产生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的条件,它是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原因或间接原因。由于风险因素的存在,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将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是指能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它是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或外在原因,是损失的媒介质,即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风险事故是风险损失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损失则是一种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工程风险的实质是由于工程风险因素的存在,引发风险事故,最终导致损失。 4.2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项目团队举行规划会议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参会者可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团队成员和利害关系者、执行组织中负责管理规划和实施活动人员,以及其他参加人员。
在会议期间,将界定风险管理活动的基本计划,确定风险费用因素和所需的计划活动,并分别将其纳入项目预算和进度计划中,同时对风险职责进行分配,并根据通用的组织风险类别和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定义与调整。
风险管理计划描述如何安排与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它是项目管理计划的丛书计划。风险管理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方法论
确定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可使用的方法、工具及数据来源。 (2)岗位与职责
确定风险管理计划中每项活动的领导、支援与风险管理团队的成员组成。为这些岗位分配人员并澄清其职责。
13
(3)预算
在资源分配的基础上,估算风险管理所需费用,并将其纳入项目费用基准。 (4)时间安排
确定在项目整个生命期中实施风险管理过程的次数和频率,并确定应纳入项目进度计划的风险管理活动。 (5)风险分类
风险分类是确保系统、持续、详细和一致的风险识别的综合过程,并为保证风险识别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一个框架。 (6)风险概率和影响的定义
为确保性风险分析过程的质量和可信度,要求界定不同层次的风险概率和影响。在风险规划过程,通用的风险概率水平和影响水平的界定将依据个别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便在定性风险分析过程中应用。 (7)概率和影响矩阵
根据风险可能对实现项目目标产生的潜在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风险优先排序的典型方法是借用对照表或概率和影响矩阵。通常由组织界定哪些风险概率和影响组合具有较高、中等和较低的程度,据以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规划。 (8)厉害关系者承受度
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在风险管理规划过程中制定利害关系者的承受度。 (9)汇报格式
阐述风险登记册的内容和格式,以及所需的其他风险报告。界定如何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成果进行记录、分析和沟通。 (10)跟踪
说明如何记录风险活动的各个方面,以便供当前项目的使用,或满足未来的需求和总结经验教训的需要。并说明是否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审计及如何审计。
5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响应与监控
5.1 项目风险响应的含义
风险响应是指对项目目标增加实现机会、减少失败威胁所制定的方案,决定应采取对策的过程。风险应对过程在定性风险分析和定量风险分析之后进行,包括确认与指派相关个人或多人对已得到认可并有资金支持的风险应对措施担负起职责。风险应对过程根据风险的优先级水平处理风险,在需要时,将在预算、进度计划和项目管理计划中加入资源和活动。 5.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5.2.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指改变项目计划,以排除风险或条件,或者保护项目目标,使其不
14
受影响,或对受到威胁的一些目标放松要求,例如,延长进度和减少范围等。项目早期的某些风险事件可以通过澄清要求、取得信息、改善沟通或获取技术专长而得到解决。
5.2.2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至其他人或其它组织,其目的是借用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有能力承受或控制项目风险的个人或组织。具体实施时可表现为财务性风险转移(如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项目风险负间接责任)、非财务性风险转移(将项目有关的物业或项目转移到第三方,或者以合同的形式把风险转移到其他人或组织身上)。
5.2.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根据项目风险管理规定的衡量标准,针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基本问题,以某种方式驾驭风险,全面跟踪并评价风险处理活动的执行情况,保证项目可靠、高效地完成项目目标。它包括采用系统的项目监控方法、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制定应对风险的应急计划等内容。
5.2.4 风险自留
当项目风险发生时,如果找不到其他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就可将项目风险导致增加的费用视为项目的成本,采取积极行动自行承担工程事故后果。 5.3 项目风险监控的含义
在项目生命期,实施包含风险应对措施的项目管理计划时,应持续对项目进行监督,以发现新风险和变化的风险。
风险的检测及控制是指识别、分析和规划新生风险,追踪已识别风险和“观察清单”中的风险,重新分析现有风险,检测应急计划的触发条件,检测残余风险,审查风险应对策略的实施并评估其效力的过程。风险检测与控制过程所使用的技术包括偏差和趋势分析,要求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生成的绩效数据。风险检测及控制过程同其他风险管理过程一样,在项目生命期内是不断实施的过程。风险检测的其他作用在于:
(1)判断项目的假设是否成立;
(2)确定风险的原有状态是否已经发生改变,及其趋势的进一步分析: (3)判断是否遵循了恰当的方针与程序;
(4)判断是否需要依据项目风险,对费用或进度应急储备进行修改。 5.4 风险监控与控制的主要方法
风险监控可能涉及选择替代对策、实施应急或备用计划、采取纠正措施,或修改项目管理计划。风险对负责人应当定期向项目经理汇报计划的有效性、未曾预料的后果,以及为适当应对风险所需采取的中途纠正措施。风险监控与控制的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