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导学案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通读全文
2、结合注释并利用工具书扫除语言障碍, 积累字词 3、理清文章情节发展脉络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水浒》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革命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水浒》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队伍的产生、发展和失败过程。它愤怒地揭露了朝庭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也具体描述了起义军失败的悲惨结局。 二、作品简介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高俅仍不死心,于是他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些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差拨、管营,双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
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林教徒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七回,是最精彩的章回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三、写作背景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说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水浒》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其中北方以宋江为首领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以失败告终,义军因而带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体。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一) 识字记音。
迤逦( ) 酒馔( ) 勾当( ) 朔风( ) 沽酒( ) .......嗔怒( ) 朴刀( ) 聒噪( ) 髭须( ) 道行( ) .....行货( ) 央浼( ) 尴尬( ) 赍发( ) 仓廒( ) ......拽上( ) 剜肉( ) 搠倒( ) 彤云( ) 忒好( ) .....休恁( ) 玷辱( ) 少顷( ) 口讷( ) 连累( ) .....提防( ) 庇佑( ) 掇开( ) 絮烦( ) .....
(二) 辨别字形并组词。
掇 掂 馔
辍 玷 撰 缀 贴 赍 啜 帖 赉 二、自主学习,问题探究
通读全文,思考:
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高太尉仍要置他于死地。林冲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抗。请根据本文,概括本文的情节要点,理清本文的情节发展脉络。并说说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导学案
使用时间:
【学习过程】
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三) 识字记音。 迤逦(yǐlǐ) 酒馔(zhuàn) 勾当(gòudàng) 朔风(shuò) 沽酒(gū) .......嗔怒(chēn) 朴刀(pō ) 聒噪(guō) 髭须(zī) 道行(héng) .....行货(háng) 央浼(měi ) 尴尬(gāngà) 赍发(jī) 仓廒(áo) ......拽上(zhuài) 剜肉(wān) 搠倒(shuò) 彤云(tóng) 忒好(tuī) .....休恁(nèn) 玷辱( diàn ) 少顷( qǐng ) 口讷(nè ) 连累(lěi) .....提防( dī ) 庇佑( bìyòu ) 掇开( duō ) 絮烦( xù ) .....(四) 辨别字形并组词。
掇 拾掇 掂 掂量 馔 酒馔
辍 辍学 玷 玷辱 撰 撰写 缀 点缀 贴 粘贴 赍 赍发 啜 啜泣 帖 帖子 赉 赏赉 二、自主学习,问题探究
通读全文,思考:
林冲被发配到沧州,高太尉仍要置他于死地。林冲被逼上绝路,不得不奋起反抗。请根据本文,概括本文的情节要点,理清本文的情节发展脉络。并说说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情节:
开端:沧州遇旧(1)
发展:买刀寻敌(2—5)草堂交割 过渡:到草料场(6—9)
身寒沽酒
夜宿荒庙 高潮和结局:雪夜报仇(10—12)倾听真相 奋起杀敌 线索:
主线: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变化过程;
副线:反动统治者的步步紧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二课时导学案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理解林冲性格的转变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完成的,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通过情节、环境、言行、细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学习过程】
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一部分(1)沧州遇旧(开端)
1、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2—5):买刀寻敌(发展)
2、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
第三部分(6—9):到草料场(过渡)
3、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