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F和F'为凸透镜的焦点,P和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二倍焦距。
(1)保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若将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____视眼(填“近”或“远”),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考点】.
【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一.物距当u>2f时,像距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解:(1)由图中可知,蜡烛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则光屏应向左移动;
(2)由“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2)左;缩小;(2)近;凹.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2)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物体.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
12.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铅球和铁球放在同一个水平桌面上,则铅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铁球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
_._
_._
面,ρ铅>ρ铁)。现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此现象表明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的原因,此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变化是________。
【考点】;.
【专题】定性思想;顺推法;运动和力;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动能就越大;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
(1)一个铅球和一个铁球的体积V相同,其密度关系为ρ铅>ρ铁,由密度公式可见两球的质量关系为:m铅>m铁.
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相对地面,其高度h相等,但由m铅>m铁可得铅球的重力势能大;
(2)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铅球首先由静止到运动,是手对其有力的作用;然后运动方向和速度不断变化,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此现象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铅球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铅球从最高层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因此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故答案为:大于;运动状态;先减小后增大.
可得:m=ρV;
【点评】明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________冲程。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利用水________的特性。水箱中5kg的水温度升高了20℃,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考点】;.
【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1)根据气门的闭合情况和活塞运动的方向可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2)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多;
(3)已知水的质量5kg,水温升高20℃,根据Q吸=cm△t直接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解答】解:(1)由图可知,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并且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排气冲程;
_._
_._
(2)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3)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5kg×20℃=4.2×105J. 故答案为:排气;比热容大;4.2×105.
【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的相关问题,要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4.将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缩到最低点后,再被弹起。在答题卡上画出小球在最低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
【专题】作图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将一个重量为G的小球从空中某点静止释放,落在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压缩到最低点时,小球共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弹力,并且弹力大于重力(这样小球才能被弹起),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通过对小球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得出弹簧被压缩到最低点时小球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15.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中放置一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请标明电源的“正”“负”极,并画出螺线管导线的绕法。(画出一种情况即可)
_._
_._
【考点】.
【专题】作图题;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根据小磁针的指向,运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再进一步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的走向和电源的正负极,最后画出绕线方向.
【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磁针N极指左,则左侧为螺线管的S极,右侧为螺线管的N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N极,则四指环绕的方向为电流的流向,则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点评】通过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判断螺线管的极性,是本题的突破口,然后再运用安培定则进行逐一判断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16题7分,17题12分,共19分)
16.(7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图,长木板固定不动。
(1)甲乙两图中当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才等于滑动摩擦力。
(2)此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3)比较甲乙两图,能否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图中木块匀速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N,滑动摩擦力为____N。(不计滑轮、绳子的重量及二者间摩擦)
(5)若某次实验时木块做加速运动,则所测得滑动摩擦力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