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本题10分)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D,CD
边上的中点,连结EF.若EF=2,BD=2. (1)求菱形ABCD的面积;
(2)连结BE,BF分别交AC于M,N两点,求证:AM=CN.
D
E A M O N F
C
B
( 第24题图 )
25.(本题12分)有一边是另一边的2倍的三角形叫做智慧三角形,这两边中较长边称为
智慧边,这两边的夹角叫做智慧角. (1)如图1,在△ABC中,∠A=45°,∠B=30°,求证:△ABC为智慧三角形; (2)在Rt△ABC中,∠ACB=90°,AB=c,AC=b,BC=a,且b≥a.当△ABC是智慧三角
形时,求a:b:c; k
(3)如图2,BC是△ABC的智慧边,∠B为智慧角,A(3,0),点B,C在函数y=(x
x
>0)的图象上,且点B的纵坐标为2.当△ABC是直角三角形时,求k的值.
C y C B A
B
O A x 图1 图2
( 第25题图 )
26.(本题14分)如图1,锐角△ABD(AB<AD)内接于⊙M,AC⊥BD于点O,A,B,C三点呈逆时针排列.已知⊙M半径为5,且AC=BD. (1)求∠ADB的度数;
7
(2)若△ABO的面积为,求BD的长;
2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点E为OD上一点,点E,F分别为在OD,MD上,
连结EF,ME,若∠DEF=∠DAB,求△MEF面积的最大值.
A A
B O M D B O M F E D
C C 图1 图2
( 第26 题图 )
初中数学复习评估练习(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2的倒数为 ( ) (A) 2 (B) -2 (C)
11 (D)-
22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a?a?2a (B)??2x?1???2x?1
336(C)a?a?a (D)aa?a
3. 宁波市“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中指出,为完成“十三五”主要任务,规划建设363个
重大项目,建设投资2638亿元,其中2638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26.38?10元 (B)0.2638?10元 (C)2.638?10元 (D)2.638?10元
4. 由两块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 )
(第4题图)
5.宁波某中学一位学生为了在体育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专门训练了中长跑项目,训练成绩
记录如下表,则该学生的训练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 得分(分) 次数 7 2 8 3 9 6 10 1 11101012623538(A)8 8.5 (B)8 9 (C)8.5 8.5 (D)8.5 9
6.一个圆锥的高为4,母线长为5,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 ) (A)20? (B)15? (C)12? (D)25?
7.已知△ABC内接于O,∠A=30°,则BC 的度数为 ( ) (A)60° (B)50° (C)45° (D)40°
8.已知四边形ABCD中,AC?BD ,再补充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为菱形,这个条件可以是 ( ) (A)AC=BD (B)AB=BC (C)AC与BD互相平分 (D)∠ABC=90°
9.下列关于x的方程一定有解的是 ( ) (A)x??a?1?x?a?0 (B)?x?1??x?1??x?1
22(C)
x3? (D)?x?2??x?1??x?3 x?3x?310.如果一个三角形能够分成两个与原三角形都相似的三角形,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孪
生三角形,那么孪生三角形一定是 ( ) (A)不存在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2的图象顶点为A,与y轴交于点B,若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取一点C,在x轴上取一点D,使得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C点的坐标可能为 ( )
(A)(4,-4) (B) (4,4) (C) (4,23) (D) (6,0) 12.百变魔尺,魅力无穷,如图是用24段魔尺(2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把等腰直角三角形最长边看做1)围成的长为4宽为3的长方形.用
该魔尺能围出不全等的长方形个数为 ( ) (A)3 (B)4 (C)5 (D)6
试 题 卷 II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二次根式2x?1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 14.分解因式:4x?4? .
2(第12题图)
15.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和6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出一
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
16.如图,是某风景区的一个圆拱形门,路面AB宽为2m,M为AB的中点,且CM⊥AB ,若CM=2.5m,则圆拱形门所在圆的半径为 m.
17.如图,半径为4的⊙O中,CD为直径,弦AB⊥CD且过半径OD的中点,点E为⊙O上一动点,CF⊥AE于点F.当点E从点B出发逆时针运动到点C时,点F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
yB
C
(第16题图) D
(第17题图) A O . F E B OAxDC(第18题图)
18.如图,将Rt△ABO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顶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B在第
一象限,反比例函数y?10k(x?0)的图象交AB于点C,反比例函数y?(x?0)的图xx象交OB于点D,若CD∥OA,且△BCD的面积为4.5,则k= . 三、解答题(第19题6分,第20—21题各8分,第22—24题各10分,第25题各12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