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价值工程学应用 课程代码:0990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本)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及相关实践环节,使应试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提高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开拓市场的最佳途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在工业设计中灵活应用。 二、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试者了解、领会和掌握价值工程学的原理、对象的选择、功能分析、改进方案的制定与评价,树立“改进无止境”的信念,把广告艺术设计、包装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等推向“以人为本”的精湛程度。 (二) 基本要求
1. 了解和领会价值工程的原理和程序
2. 理解和掌握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和情报收集 3. 理解和掌握功能 分析和功能评价的方法
4. 理解和掌握改进方案的创造和制定的方法和评价 5. 了解“动态不对称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6. 了解工序流程型产品的价值工程应用
7. 理解和掌握“量、本、利”分析法原理和应用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应试者的必修课,它与工业设计专业的许多其它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广告艺术设计、包装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和产品设计等,体现“以人为本”、强化视觉效果、提高应用价值,使“设计”趋于完美的重要手段。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篇 价值工程理论 第一章 价值工程的原理与方法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价值工程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价值工程的原理与方法
识记:价值工程的产生与发展(一般) (二)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识记:价值的概念、产品寿命周期费用与产品功能的关系、推广价值工程的过程、价
值工程的实施步骤及其对应回答的问题。(重点) 理解:应用价值工程的最佳期、提高产品价值的基本途径。(重点)
第二章 价值工程常用方法和情报收集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正确选择价值工程改进对象的思维方法与原则,掌握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常用方法及其概念,了解情报在价值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收集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价值工程分析对象和改进对象的选择
识记: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思维方法。(一般)
理解: 一般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原则和改进对象的原则。(次重点) (二)选择分析对象的常用方法
识记:产品生命期及其阶段划分、经验分析法、百分比法、ABC分析法的概念。(重
点)
理解:产品生命期各阶段与价值工程的关系;经验分析法的优缺点; 产品生命期与
产品成本的关系。(重点)
(三)价值工程改进对象的选择方法
识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常用价值工程改进对象的选择方法。(次重
点)
理解:强制确定法的基本思想、最合适区域法的具体方法 简单应用:强制确定法选择价值工程改进对象 (四)情报的收集
识记:价值工程的目的;情报收集方向(项目)和内容以及方法。(一般)
理解:情报对价值工程的重要性;对情报的要求和收集情报的计划;确定收集情报的
人员。(一般)
第三章 功能分析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功能分析及其在价值工程中的地位,详细的步骤,重点理解功能定义和功能整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功能定义
识记:功能分析、功能定义的概念,(重点)
理解:功能定义的目的、功能定义的方法及其要求。(重点) (二)功能分析与整理
识记:产品功能分析的涵义和目的;功能整理及其目的;功能分类; 上位功能、下
位功能和并列功能。(重点)
理解:功能分类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功能整理系统图和常用的方法及其特点。(重点)
第四章 功能评价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功能评价和功能评价值的概念及其表示形式;功能评价的作用和功能评价值的计算方法;掌握功能评价值的分配方法和功能评分价值系数。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功能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识记:功能评价值的概念;功能评价值的表示形式。(次重点) 理解:金额形式的功能价值的计算及其结果的涵义;功能评价的作用和功能现实成本。
(重点)
(二)功能评价值的计算方法
识记:功能评价值计算的常用方法;功能评价值的概念。(重点) 理解:理论价值计算法;实际价值调查法和经验计算法。(重点) (三)功能评价值分配法
识记:功能评价值分配法的作用;常用的功能评价值分配法。(重点) 理解:直接评分法和强制确定法的具体作法。(重点)
应用:掌握多比例两两对比法、确定方案系数评价法、逻辑判断法和功能成本法的具
体算法。(重点)
(四)以零部件为对象的功能评分法
理解:以零部件为对象的功能评分法。(重点) (五)功能评分价值系数法
识记:常用的功能评分价值系数.(一般)
理解:价值系数直接分析的评价对象和计算结果的涵义;”选取系数”分析法的实质
和计算结果的涵义;基点分析法的特点和计算结果的涵义。
第五章 改进方案的创造与制定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评价改进方案的步骤和具体内容,以及创造改进方案的方法、改进方案的评价及其方法,价值工程活动成果的评价及其指标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改进方案的创造
识记:制定改进方案的内容,明确方案创造成功的信念.(次重点)
理解:改进方案的创造步骤、功能系统图的作用;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的关系及方
案改进的指导要点。(次重点)
(二)创造改进方案的方法
识记:常用的改进方案创造的方法。(重点)
理解:头脑风暴法、哥顿法、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列举法、专家检查法、
输入输出法等的涵义。(重点)
(三)改进方案的评价和评价方法的分类
识记:评价方法及概略评价和详细评价的内容;改进方案的试验、提案和审批注意事
项。(重点)
理解:技术评价需要考虑的特性;经济评价可行性指标和影响因素以及总额法、差额
法、机会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社会评价;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和加法评分法、连乘评分法和加权评分法。(重点)
应用:掌握加法评分法、连乘评分法和加权评分法中的DARE法、FD法、百分制打分
法。(重点)
(四)价值工程活动成果的评价
识记:主要成果评价指标.(一般)
第六章 “动态不对称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最合适区域法”存在的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题出的“动态不对称法”的原理,以及后者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主要改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