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应用举例
21
一、基础知识
1、正弦定理的内容: 2、余弦定理的内容:
3、正余弦定理解决问题的常见题型:测量距离、高度、角度问题,计算面积,航海、物理问题,判断三角形形状问题及证明恒等式问题等等。 4、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术语、名称: (1)仰角和俯角: (2)方位角: (3)坡度: 二、基本题型
情景引入:前面引言第一章“解三角形”中,我们遇到这么一个问题,“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地球究竟有多远呢?”在古代,天文学家没有先进的仪器就已经估算出了两者的距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探索到这个奥秘的呢?现在我们用正、余弦定理来研究此类测量距离以及其它相关问题。 题型一:测量问题
例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m,?BAC=51?,?ACB=75?。求A、B两点的距离(精确到0.1m)
提问1:?ABC中,根据已知的边和对应角,运用哪个定理比较适当? 提问2:运用该定理解题还需要那些边和角呢?请学生们思考。 解:
例2、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
度AB的方法。
22
分析:求AB长的关键是先求AE,在?ACE中,如能求出C点到建筑物顶部A的距离CA,再测出由C点观察A的仰角,就可以计算出AE的长。 解:
题型二:求角度问题
例3、在某点B处测得建筑物AE的顶端A的仰角为?,沿BE方向前进30m,至点C处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2?,再继续前进103m至D点,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4?,求?的大小和建筑物AE的高。
【解】
题型三: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问题
23
【例4】在?ABC中,已知sinA?2sinBcosC,试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解:
变式练习:判断满足sinC =
sinA?sinB条件的三角形形状
cosA?cosB
题型四:用正余弦定理证明恒等式 例5、在?ABC中,求证:
a2?b2sin2A?sin2B222?;abc(1)(2)++=2(bccosA+cacosB+abcosC) 22csinC
三、预习效果检测
tanAa2?2,则△ABC的形状是( ) 1. 在△ABC中,若
tanBbA.直角三角形 B.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C.不能确定 D.等腰三角形
2.已知△ABC中,a∶b∶c=1∶3∶2,则A∶B∶C等于( ) A.1∶2∶3 B.2∶3∶1 C.1∶3∶2 D.3∶1∶2 3、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海里,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的视角,从B岛望C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