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西文化比较提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8 4:42: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制度;

(二)世界经典文化类型 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1600年。 主要表征是:完整的语言文字系统形成,国家社会制度完善,科学技术发展,人类学术思想与人文艺术成就裴然。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性产物——文化经典形成。如西方文化的经典《荷马史诗》、《圣经》,中国传统文化的“六经”,伊斯兰文化的《古兰经》,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三)近代文化交流与转型 从17世纪-20世纪

西方理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有三个时期:

1、维新运动是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时期;2、辛亥革命前后是第二个时期;3、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第三个时期。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出现了如下变化:1、通过寻求即使不能达到相互理解,也应做到相互尊重的立场,尽管从中国传统思想本身的发展脉胳去体会认识它的本来精神和价值;2、强调中西比较以达到相互理解;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日益精细和高度综合。

(四)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 三、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历来对中西文化基本精神的探讨

(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参见笔记)

直观体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维方式,指的是一种不经过逻辑直接洞察事物本质的思维过程。主要价值是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功能。

西方文化的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逻辑思维的局限性在于原创性的观念和设想不可能由逻辑推理作出,使已有的理论成果相对的固定化。

天人合一的观念的演变:①最初阶段是所谓“天命论”,盛行于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衰落。具有原始巫术的“天人瓦渗”的思想特征。②第二阶段是“天道论”,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特征在于“天人同性”。③秦汉之际“天人合一”观念发展到第三阶段,就是“天人感应”,特征在于强调“天人同类”。④第四阶段“天理论”,宋明时期,侧重天人关系的精神和道德教化方面。⑤近代以来,进入第五阶段,既有“战天斗地”的激烈,也有更高层次的复归。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

搜索更多关于: 中西文化比较提纲 的文档
中西文化比较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vwu3s6yb3j4le875mk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