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九年级上册 第7单元 -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21: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时限:45分钟 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32 H:1 O:16 C:12

第Ⅰ卷 选择题

以下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每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加热作用

B.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空气接触 C.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热水中的白磷能燃烧 D.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2、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支持燃烧的物质不一定是氧气 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 C.食盐是咸的,白糖是甜的,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 D.燃煤取暖,是利用了燃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3、“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

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 D.可燃冰燃烧实现了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4、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 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

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C.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D.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杯水车薪﹣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6、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将燃着的蜡烛浸入水中熄灭——隔氧又降温

7、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引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8、“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9、下列获得氢气的途径最理想的是

A.Zn+H2SO4=ZnSO4+H2↑ B.2H2O2H2↑+O2 ↑

C.2CH4C2H2+3H2 D.2H2O2H2↑+O2↑ 10、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B.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 C.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 D.西瓜榨成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B.沼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C.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2、鉴别H2、CO及CH4常采用的方法是

A.根据燃烧产物的不同 B.根据燃烧时火焰的不同 C.根据是否能发生爆炸 D.根据密度大小 13、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 C.任何物质燃烧的火焰都可以用水扑灭 D.档案室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15、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A.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B.进入深洞前先做灯火试验

C.液化气泄漏时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D.禁止旅客将汽油、鞭炮等带上飞机

16、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成电 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A.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大量存在

17、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 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 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A.H2 和CO B.CH4和CO C.CH3OH和CH4 D.H2和C

19、O2和Cl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反应,已知氧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

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氯气和甲烷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A.C和HCl B.CH2Cl2和HCl C.CCl4和HCl D.CCl4和H2 20、打开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将一条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熄灭 B.先燃烧更旺后熄灭 C.燃烧更旺 D.无明显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太阳光TiO221.(5分)在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 空:有剧毒的气体_______;能灭火的气体_______;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____;能冶炼金属的气体是 ________;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2、(5分)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煤气、 沼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__________,写出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煤气的主 要成分是CO,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分)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 料。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人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环境与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________、天然气。

(2)汽车用柴油是由__________加工的产品,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溶于雨水会形成 __________。

(3)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放出的_______ ;有时燃气灶或煤炉会产生黑烟,是因为

燃料中的碳不能________燃烧。 (4)“西气东输”工程使我市部分区域用上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安全,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 漏报警器。根据甲烷的性质,可知右图中_________(填“a”或“b”)位置的 安装是正确的。农村利用植物秸秆、牲畜粪便等可制得沼气,其主要成分也是甲 烷。请说明使用沼气做燃料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项即可)。

(5)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很多环境问题。今年我国大范围内出现了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种天气 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行为能 产生PM2.5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校园的垃圾堆积起来,就地焚烧 B.为方便出行,提倡大量购买和使用私家车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节日里燃放鞭炮

(6)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CO2,这是引发温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有待开发的新能源有 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5、(6分)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 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 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 允许违章操作。右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右图所示)火柴在那 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3分)燃料与我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 关,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是化石燃料.如 图表示的是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请写出a,b,c所代表的内容: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3分)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

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 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 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匍匐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28、(5分)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增强安全意识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在实验室里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_____________灭火, 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

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先燃 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9、(11分)几年前,一辆载满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

黑烟。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 束手无措,场面让人震撼。大家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一起与他们完成下列探究 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常见的 可燃性气体中,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

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 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大家做出以上推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色固 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 固体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____。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_________。 结论:电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

30、(8分)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生产的 二氧化硫气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若某市冬季取暖150天,每天消耗含硫1%的煤2000t,该市一个冬季 向大气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气体?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初中九年级上册 第7单元 -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rxz324hma1wxgu8k8be9y6ym8c7hv00mt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