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2.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 ) A.H2SO4 Na2CO3 NaCl CuO B.H2O Ca(OH)2 HCl Na2SO4 C.H2SO4 NaOH Na2CO3 Fe2O3 D.NaOH H2CO3 NaCl CO2 3.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地热能 B.潮汐能 C.石油 D.酒精 4.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将混合气体点燃
C.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出它们的是( ) A.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B.扇闻气体的气味
C.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6.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⑤
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5.现有满满的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其中一瓶是一氧化碳,另一瓶是二氧化碳。下列实验操作不能鉴别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的熔点高 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生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8.新型锂电池含有一种物质是LiFePO4,LiFePO4中Li的化合价是+1价,P的化合价是+5价,则LiFePO4中Fe的化合价是( ) A.
B.0
C.
D.
9.“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 组成 性质 用途 危害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石灰水反应;都能燃烧等.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B.B C.C D.D B C D A.A 10.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目的 分离酒精和水 吸收一氧化碳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证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 B.B C.C 实验操作 过滤 将一氧化碳通入水中 点燃 在等质量的碘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或汽油 D.D 1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
12.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13.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鉴别物质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B.镁和锌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D.活性炭和氧化铜 A.A B.B 实验方法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C D.D 14.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实验目的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鉴别H2和CH4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 B.B C.C 实验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通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D 15.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二、多选题
16.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四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未测值为2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主要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甲 25 11 乙 15 未测 丙 1 1 丁 5 22 B.丙可能是催化剂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5:3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中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53 B.不锈钢和氧化铁都属于铁的合金
C.稀硫酸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19.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能是食盐”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实验 D.得出结论
20.甲、乙、丙、丁分别是C、O2、CO、CO2中的一种。甲和乙化学性质相似,且他们都能和丙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丁可能是CO2 B.乙可能是C C.丙一定是O2 D.甲一定是CO 三、填空题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 (3)装置中的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2.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
(2)图乙中,一定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 (填序号);
(3)若E表示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E元素的原子和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四、推断题
23.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物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物质的名称为______;(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