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木栓细胞数层,有的可见落皮层;栓内层为2-4层石细胞环层。
②皮层散有石细胞群,有的石细胞分枝状,有油细胞散在,呈椭圆形,壁木化,内含油状物。
③韧皮部射线宽1-2(-3)列细胞,向外渐变宽;油细胞较多,单个散在或2-5个相接;韧皮纤维众多,略切向断续排列成层。
④薄壁细胞稀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并含淀粉粒(蒸过的大多已糊化) 【功效】性温,味苦、辛。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五味子
【来源】木兰科 中华五味子 干燥成熟果实 (北五味子) 【功效】性温,味酸、甘。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十字花科 板蓝根
【基源】十字花科 菘蓝 干燥根
【功效】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樟科
肉桂
【来源】樟科肉桂 干燥树皮
【性状】刻划显油痕 折断面颗粒性 近外层有一条淡黄色切向线纹(石细胞环带)。香气浓烈特异,味甜、辣。 【显微特征】树皮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最内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增厚,木化。 ②皮层较宽厚,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 ③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排列成近于连续的环层,外侧伴有纤维束,石细胞外壁较薄。
④韧皮部有纤维和油细胞、粘液细胞散在。射线细胞含细小草酸钙针晶。 ⑤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理化鉴别】
1.取粉末0.1g,加氯仿1ml浸渍,吸取氯仿液2滴于载玻片上,待挥干,滴加10%盐酸苯肼试液1滴,加盖玻片,镜下可见桂皮醛苯腙杆状结晶。 2.薄层色谱 与桂皮醛比较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测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2%(ml/g);照HPLC法测定,按干燥品计算含桂皮醛不得少于1.5%。
罂粟科
本科植物均含生物碱,以异喹啉类生物碱为主,几乎均含原阿片碱
延胡索(元胡)
【基源】 罂粟科 延胡索 干燥块茎 【性状】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倒圆锥形 质坚硬 破断面黄色或黄棕色,角质,有蜡样光泽 【理化鉴别】
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按干品计算,含延胡索乙素不得少于0.050%。
【功效】性温,味辛苦。能活血、利气、止痛。
杜仲科
杜仲 杜仲科 杜仲 干燥树皮 折断面有绵密具弹性的银白色橡胶丝相连
蔷薇科 山楂
【来源】蔷薇科 山里红 羽裂山楂 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山楂” 【功效】性微温;味酸、甘。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苦杏仁
【来源】蔷薇科 野杏(山杏)西伯利亚杏 东北杏 杏味苦的干燥成熟种子 【显微特征】种子横切面 间有近圆形橙黄色石细胞
含量测定 本品按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含苦杏仁苷不得少于3.0%。 【功效】性微温,味苦,有小毒。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豆 科
雄蕊多为10枚,常成二体雄蕊 子房上位,1室,边缘胎座 荚果 根据花部特征,本科可分为三个亚科:
含羞草亚科 云实亚科(苏木亚科) 蝶形花亚科 本科植物所含药用成分以黄酮类和生物碱为主。 黄芪
【基源】豆科 蒙古黄芪 膜荚黄芪 干燥根 ? 质量以栽培的蒙古黄芪为好 【性状】根呈圆柱形 表面淡棕黄色至灰褐色 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且具粉性 横断面皮部稍松,白色或淡黄白色,木部较紧结,黄色,有多数放射状弯曲纹理及裂隙,菊花心明显 【显微特征】横切面
韧皮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织 淀粉粒 【理化鉴定】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Ⅳ)不得少于0.040%。
【功效】性微温,味甘。能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甘草
【基源】豆科 乌拉尔甘草 胀果甘草 光果甘果 干燥根及根茎 加工时将外面栓皮消去,切成长段晒干者,称为“粉甘草”。 【性状】根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或灰褐色
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横切面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味甜 【显微特征】横切面
1.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木栓细胞。 2.皮层较窄。
3.韧皮部有晶纤维;射线多弯曲,常现裂隙。 4.束内形成层明显。 5.木质部导管直径大,常单个或2~3个成束;有晶纤维。 6.根茎髓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理化鉴定】含量测定
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甘草酸不得少于2.0%。 2.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测定,照气相色谱法,滴滴涕(总DDT)和六六六(总BHC)均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
【功效】性平,味甘。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缓急定痛,调和诸药。
芸香科
黄柏
【基源】 芸香科 黄皮树 干燥树皮(川黄柏) 【性状】
体轻,质硬,折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咀嚼有粘性。
【显微特征】横切面 (韧皮部包括硬韧部和软韧部)
1.残存木栓细胞含黄棕色物。 2.皮层散有多数石细胞群和纤维束;石细胞大多分枝状,壁甚厚,层纹明显,木化。
3.韧皮部占树皮的大部分,外侧有多数石细胞,纤维束(晶鞘纤维)断续排列成若干层带。韧皮射线宽2~4列细胞。
4.粘液细胞随处可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及淀粉粒。 【理化鉴定】含量测定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小檗碱以盐酸小檗碱计,不得少于3%。 【功效】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瑞香科
沉香
【来源】瑞香科 白木香 含有树脂的木材(国产沉香、土沉香) 气芳香,味苦
【功效】性微温,味辛、苦。能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桃金娘科
丁香
【基源】桃金娘科 丁香 干燥花蕾
【性状】略呈研棒状,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
粉末 暗棕红色至红棕色,香气浓郁。 ①油室众多 ②纤维梭状,两端钝圆。 ③花粉粒众多 ④草酸钙簇晶众多 【理化鉴定】
1.取粉末少许于载玻片上,滴加氯仿混匀,再加3%的氢氧化钠的氯化钠饱和液1滴,加盖玻片镜检, 有针状丁香酚钠结晶析出。直接加氢氧化钠醇溶液也可形成结晶。
2.薄层色谱 对照品:丁香酚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测定,本品含丁香酚不得少于11.0%。 【功效】性温,味辛。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
五加科
本科植物大多含皂苷、黄酮类及香豆素,其中以富含三萜皂苷为其特点。 人参
【基源】五加科 人参 干燥根及根茎 栽培品称“园参” 野生品称“山参”
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参”,习称“籽海” 【性状】生晒参 全形如人 “芦头”,即根茎,上有4-6个交互排列的碗状茎痕,习称“芦碗”。有时具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习称“艼 ”。 全须生晒参
着生多数须状细根,有的具细小不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 山参
主根与根茎等长或稍短,具2条支根形成人字形。表面灰黄色,细腻,上部有细密环纹。根茎具多数密集的芦碗与纺锤形下垂的丁,珍珠疙瘩较多而明显。(“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生晒参主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扁平细胞。 ②韧皮部散有类圆形树脂道。 ③形成层环明显。
④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径向断续排列。 ⑤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 生晒参粉末 淡黄白色
①树脂道碎片内含金黄色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锐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