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云
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07期
【摘要】查阅大量近几年相关文献,对中药抗肿瘤的有效部位筛选、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中药抗肿瘤研究目前已初具规模,在抗肿瘤的部位筛选、有效成分等方面的研究中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中药抗肿瘤的研究应在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肿瘤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这对中药抗肿瘤的研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据WHO统计,肿瘤已成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疗和手术、放疗等结合,虽成功的提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但由于较强的副作用以及耐药性,使得寻找新的治疗肿瘤的研究刻不容缓。中药为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在治疗癌症中具有多方位、多靶点、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符合肿瘤多因素、多环节致病的机理,其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本文就近几年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筛选、有效成分分离、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综述。
1抗肿瘤中药有效部位筛选
丁霞等[1]对龙葵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实验证明龙葵水提物、醇提物具有体外抗肿瘤作用,其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是体外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钟振国等[2]研究发现青天葵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而中药青龙衣氯仿提取物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为其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3]。梁洁等[4]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美味猕猴桃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及正丁醇提取物对S180实体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2抗肿瘤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大量研究工作证明,许多中草药某些提取部位或某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的功效。徐哲等[8]分离鉴定了皂角刺中的八个化合物:黄颜木素、齐墩果酸、3β-acetoxyolean-12-en-28-oic aci、木栓酮棕榈酸、白桦醇、β-谷甾醇、 胡萝卜苷,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对此8个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黄颜木素以及3β-acetoxyolean-12-en-28-oic aci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2010年王振斌等[9]以无花果残渣为原料,研究无花果渣脂溶性物质抗肿瘤成分的提取及纯化。研究结果发现从其脂溶性部位分离出的β-谷甾醇,对U937、95D以及AGS细胞具有明显的抑瘤功效。何熙[10]研究黄荆子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从黄荆子中分离得到的2α,3α,19α-三轻基乌苏-12-烯-25-酸,2α,3β-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α,3β, 19α-三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