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夫子庙A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六朝古都南京!我是你们的导游员xxx,有多年驾驶经验的司机王师傅在,大家可以放心、安心的随我游览。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夫子庙。
秦淮河古名淮水,又名龙藏浦,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发源地。从通济门外的东水入城到水西门外的西水关出城,流经城内的内秦淮河全长4.2公里。秦淮一名,初见于唐朝,是古代重要的漕运干道,六朝时内秦淮两岸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区,素有“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的美誉。
夫子庙又叫文庙,是供奉和祀俸孔子的庙宇,也是学宫所在地,南京共有三处文庙,另两座分别在南京市人民政府大院内和朝天宫。位于南京市政府大院内的文庙,清初为江宁府学,民国时期为国民政府考试院所在地。朝天宫是现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元为集庆路学,明为应天府学,清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孔庙的特点是庙附于学,南京夫子庙是前庙后学的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组成的孔庙和学宫,与东侧以明远楼为主体建筑的江南贡院组成了三大文教古建筑群。2010年4月,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被国家旅游局评为5A级景区。
站在夫子庙前的广场,我们向南看,正南面是红墙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全长110米,气势磅礴,为全国照壁之最。现照壁为1984年修复照壁的北面就是泮池意思是“泮宫之池”,周代天子太学有学官称“辟雍”,四周环水,诸侯只能南面环水,所以称之为“泮宫”。另一种说法是鲁国学宫设于泮水之畔,以后相沿成习。泮池的西侧有一座桥叫文德桥,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文德桥真正出名的是半月边的奇景,每年的农历11月15日子时,站在桥上,身后无影,伸头半尺在桥的东西各可看见半个月亮,这就是“文德分月”,俗称“龙抬头”。每年此时桥上赏月的人不计其数,以致将桥栏杆挤塌,几经修葺。伴池的北面是天下文书坊。坊额青底黑字“天下中枢”,意为孔子是天下文书道德的中枢,是进入孔庙的标志。西侧的大角亭为聚星亭,取“群星毕集,人才荟萃”之意。广场的东侧是魁斗星阁(文星阁魁光阁)过去作为科举考试“夺魁”占首的象征。正对天下文枢坊的是棂星门(仪门),这是皇帝祭祀孔子的专用门,六柱三门,中间镶嵌牡丹浮雕图案。
棂星门的后面就是夫子庙的大门,叫大成门,因为孔子对中国文化做了“集大成”的工作,“大成门”三字是姬鹏飞题写的。大成门有一块卧碑,上面写着“南京夫子庙”,起影壁作用。大成门内是中心院落,中间有一条甬道直通大成殿前的露台,中间甬道两侧立着孔子十二位门生中的八位门生的石像,露台,高1.4米,宽21.8米,南北长14米,四周有云头望柱24根,台前两侧设有两只石灯笼,露台中央矗立着一个孔子青铜像,高4.18米,重2.37吨,为全国最高的一座孔子青铜雕像。
露台的尽头就是大成殿,高16.22米,宽27.3米,进深27.9米,为重檐歇山顶的仿古建筑,海蓝色竖匾上“大成殿”三字,喻意孔子集大成之意。屋脊鸱吻是造型精美的“双龙戏珠”立雕,是同类建筑中为首创之作,屋面覆盖青色小瓦,所体现的清秀之势,更显随和,入俗之意,是南京夫子庙更接近民俗的文化的表现之一。殿中陈列有高6.5米宽3.5米的国内最大的孔子画像,是王宏喜参照唐朝吴道子所画的孔子画像耗时一年而成的,画像上方有“万世师表”的匾额,画像前侧还有孔子12位门生中另四位,颜回、曾参、孟轲、孔汲的塑像,四周
有琴、古筝等古代乐器。四周墙壁上还悬挂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镶嵌壁画,“孔子圣迹图”,历时三年,耗资580万元人民币,由鸡血冻、寿山石、翡翠以及黄金、珠宝等制成,画面采用中国古典全景式构图方式,描述了孔子一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光辉形象。三十八幅有圣迹之图,题首前沿、尼山致祷等。
穿过大成殿,殿外有复原宋代开凿的“玉兔泉”古井,井边有一块建于清光绪十二年的《筹措朝考盘费碑》,记录了两江总督李鸿章、左宗棠捐助考生进京会试费用的一段历史。另一侧还有四块古碑,其中最著名的是刻于南朝时期的《孔子问礼图碑》,碑心刻的画像文字记载了春秋末期奴隶制度即将瓦解之际,孔子为维护奴隶制度从鲁国到周天子所生活的洛阳寻访典章制度,向老子请教问礼的故事,这块碑是难得的珍贵文物。旁边三块石刻于元朝的《集庆孔子庙碑》、《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
夫子庙的后面即为学宫,门楣上方原来有“学宫”匾额。明初,这里曾为大明国子监的所在地,所以门额上悬挂了“大明国子学”的牌匾,这是由曾国藩题写的。门外柏木牌坊,牌坊上题有“东南第一学”,是清代乾隆年间文武科状元秦大士所写。院内有两块卧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由宋代大家朱熹所题。
明德堂是学宫的正堂,淳佑六年(1246年)改名为“明德堂”,是张悬科举考试题名榜的地方,一般称之为明伦堂,后因请文天祥题字写成明德堂而沿用至今。现在这块匾额是后人模仿文天祥手迹写成的,楹联由于右任所写。在夫子庙,明德堂是唯一未被破坏的古迹。明德堂前有两块学宫碑,东为明代学宫碑,西为清代学宫碑,以便游客了解古时学宫规则。
学宫内有两座亭,习礼亭和仰圣亭,习礼亭内有礼运钟,仰圣亭内有圣音鼓,钟名和鼓名均由由孔子七十七代嫡孙孔德樊题写。
尊经阁是明嘉靖年间所建,原为上下两层各五间,上层寄藏《十三经》《二十一史》等儒家经典书籍,下层是教授讲授功课的地方。原尊经阁已毁,现为1988年新建的三楹三层仿古建筑。尊经阁三个字由著名的书法家萧娴所写,现一楼被辟为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展出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灯彩、云锦、刻金和金箔民间工艺。尊经阁的后面悬挂有“孔子学府”的匾额。尊经阁周围还有青云楼,崇圣祠,敬一亭等。
夫子庙是每年一度的“金陵灯会”的场所,这里是灯的海洋,秦淮画舫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内游行。两岸是徽派民居建筑,源于皖南徽州,特点是“粉墙黛瓦,高低错落”“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阁窗”。秦淮风味小吃也堪称一绝,奇芳阁的麻油素干丝、鸭油酥烧饼,永和园的开洋干丝、黄桥烧饼等等。明末清初,还有容貌绝色、多才多艺的秦淮八艳。夫子庙还有乌衣巷、王谢古屋、媚香楼、吴敬梓的故居桃叶渡等名人故居,大家可以去寻访。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