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
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31.在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小杰在家里饶有兴趣地做起了小实验。他找了一枚缝衣针.在
“吸铁石”上擦了几下,然后用一根细软的棉线将缝表针悬挂起来井保持水平,结果发现静止后针尖总是指向南方,这说明缝衣针已经键磁化成了一枚小磁针。
为验证奥斯特实验,小杰把通电的台灯(60W)导线移到缝衣针的下方,并靠近缝衣针平行放置.结果发现缝衣针并未发生偏转。带着疑问,小杰在科学课堂上与大家展开讨论.结果出现了两种不同观点。这时.老师让小杰用两节干电池(3v)和一段电阻丝(15Ω)重新做这个实验.结果缝表针发生了偏转。
(1)磁化后.这枚缝衣针的针尖是 极。(填“S”或“N”) (2)在课堂实验中,电阻丝中通过的电流大小为 安。
(3)下面是同学们在课堂讨论中形成的两种观点,通过小杰的课堂实验可以否定的是 (填
“A”或“B”)
A.台灯线内有两根导线,且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性相互抵消 B.台灯线内电流太小,产生的磁场太弱,不足以让小磁针偏转
32.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
示),其中B与C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
D中那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或 。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
是 。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
学为了验证镁是家中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
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设计合理吗? ;理由是 。
6 / 8
33.小明在研究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变化,他从网上查到以下数据:
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体积的比较 气体 O2 CO2 H2O N2 吸入的气体(%) 20.71 0.04 较少 78.00 呼出的气体(%) 14.60 4.30 5.50 75.10 肺泡内的气体(%) 13.20 5.30 5.30 75.50 现有两个相同的软塑料饮料瓶,瓶内分别装有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选用的仪器和药品有:水槽、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请帮助小明设计一个简单且现象明显的实验来区别那瓶装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 ,根据 现象加以区别。 四、我会分析计算(第32题2分,第33题4分,第34题8分,,共14分) 34.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西瓜,甲地的西瓜比乙地的西瓜含糖量高。经调查,甲、乙两地
的西瓜,生长季节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气温有差别(见下表)。
根据上述材料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1)甲、乙两地西瓜通过 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2)甲地西瓜的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因为甲地西瓜晚上的 比乙地的弱,所以甲地西瓜晚上消耗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积累有机物的量就多;
35.玛丁啉是一种常见的胃药,可促进胃动力,消除胃胀产胃痛等不适症状。已知玛丁啉的
化学式为C22H24ClN5O2,请回答:
(1)玛丁啉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玛丁啉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计算玛丁啉分子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2位小数)。
36.(2005年江苏南京市)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
题是“营 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因素,进行太阳光照射下N2 、O2、CO2及空气温室效应强度的比较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填写有关空格。 (1)用500mL集气瓶装满一瓶空气。
(2)另取一个500mL的集气瓶,采用 法收集从液氮瓶中放出的N2。 (3)现用右上图中装置A分别制取一瓶O2和一瓶CO2(均为500 mL),与用装置B相
7 / 8
比较,用装置A的优点是 。
(4)将制得的N2、O2、CO2及空气4瓶气体放在室外的太阳光下,在互相不遮太阳光的条件下尽量使集气瓶靠近,以保证地表和光照条件 。将温度传感器插入4个集气瓶中,连接好装置(如图l所示)。打开数据采集器,实验时间从北京时间12:00到 14:00,测得此期间4种气体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分 析,在实验的大部分时间内4瓶气体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5)据报道,南京市部分公交车将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
否从根本上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6)已知氧气在该实验条件下的密度为1.28g/L,若用加热氯酸钾(KClO3)的方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需要消耗氯酸钾的质量。
8 / 8
2KCl+3O2↑),要收集满500 mL氧气,计算理论上至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