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A【解析】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0.D【解析】对幼儿来说,对不同的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有所不同,由易到难的顺序是: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 二、名词解释
1.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2.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5.亲社会行为又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6.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父母的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 (3)强化; (4)挫折。
2.(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6
3.(1)教师选择特定问题加以关注,并从课程、学生等领域,收集关于这一问题的资料;
(2)教师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并利用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帮助理解;
(3)教师建立假设以解释情境和指导行动,并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
(4)实施行动计划。 4.(1)鉴定作用; (2)诊断作用; (3)改进作用; (4)导向作用。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2.(1)提倡以儿童为中心;
(2)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3)提出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 五、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是其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反映。
(1)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尚处于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因此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
7
(2)情绪对想象过程有影响。
2020年幼儿教师入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 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 ) 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C.体、智、德、美诸方面
B.智、德、体、心诸方面 D.美、心、体、智诸方面 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D.促进经济增长
3.《林哈德与葛笃德》是( )的教育理论专著。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4.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 )左右。 A.70%
B.80%
C.60%
D.90%
5.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两极分化
B.不合群
C.胆小
D.自私
6.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
8
A.条例 B.细则 C.方案 D.办法
7.认知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罗耶
C.沃尔夫
D.斯皮罗
8.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 )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机械的发现学习
D.机械的接受学习
9.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10.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
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1.幼儿爱听表扬,不爱听批评,所以幼儿德育要坚持( ) A.负面教育的原则
B.全面教育的原则
C.侧面教育的原则
D.正面教育的原则
12.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
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
性抚摸
D.无意的触
觉活动
13.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
性
14.儿童能辨别上下的年龄是( ) A.2、3岁
B.4岁
9
C.5岁 D.7岁
15.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意外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此时他产生的紧张的情绪体验属于( ) A.热情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16.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
17.个体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并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是( )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18.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19.“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杜威
D.福禄贝尔
20.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是( ) A.机械学习 B.有意义学
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概念 2.心理健康 3.教育法律关系 4.习惯化 5.集中思维 6.记忆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