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实践教学中心·徐凤宁
2011年11月
1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同时,此次设计对于同学们的后续课程及将来的毕业设计和具体工作实践将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根据课程设计时间的安排选择适当大小的设计课题,课题的选择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虚构的问题。根据题目的基本需求,根据所学的数据库设计理论、方法,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内容
(一)基本要求
文档中除了在封面应有题目、班级、姓名、学号和课程设计日期以外,其正文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需求分析:
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的功能。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和改变。此阶段文档不要求画出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但对系统的信息要求(数据分析)和处理要求(功能分析)要详尽。这是系统的起点也是关键。
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组织、部门、企业等),充分了解原系统(手工系统或计算机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2、概要设计:
对需求分析阶段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组织,形成实体、实体的属性,初
2
步标识实体的码,设计分E-R图。各子系统的分E-R图设计好以后,下一步要将所有的分E-R图综合成一个系统的总E-R图。,确定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 (1:1,1:n,m:n)。同时考虑合并E-R图所产生的冲突问题和冗余问题。
(1)画出系统各部分(子系统)E-R模型图。
(2)消除冲突和冗余,合并各部分E-R模型图,形成总体E-R模型图。 (3)若系统较简单可直接画出系统总体E-R模型图。 3、逻辑设计:
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即将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并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根据所学得的关系模式规范化理论,对关系模式进行优化,使其基本满足三范式要求。
4、物理设计:
为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要求详细写出基本表的结构,包括表名、各个字段名、字段描述、类型、长度、是否为空等,同时标出基本表的主键、外键、索引等。
在DBMS支持下,在服务器设备上定义数据库中的基表、视图、用户、权限等。
5、将所设计的数据库在SQL Server2000上实现,并进行备份。 6、设计系统查询功能及要求,写出主要的查询SQL语句。 (二)参考题目 1、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2、工资管理系统 3、图书管理系统 4、机房设备管理系统 5、物资管理系统 6、销售管理系统 7、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8、电脑配件库存管理系统 9、教材购销管理系统
3
10、XX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11、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12、超市管理系统 13、**酒店管理系统 14、**物业管理系统 四、课程设计安排 时间:校历18-19周 指导教师:徐凤宁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内容与标准:
1)课程设计阶段的表现(20%) 2)课程设计报告(30%)
项目 报告格式规范程度 图表质量 报告内容全面、清晰程度 总结深刻程度 参考文献 3)数据库运行及测试(30%)
项目 数据库运行情况 功能实现情况 算法清晰程度 完成工作量情况 4)课程设计答辩 (20%)
5) 发现以下情况,成绩判为不合格: (1)无课程设计报告,成绩为不合格。 (2)无数据库及对象,成绩为不合格。 (3)缺勤2次及以上,成绩为不及格。
比例 25% 40% 20% 15% 备注 比例 30% 10% 45% 10% 5% 备注 4
2.成绩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 六、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 基本内容包括: 1 设计目的 2设计任务 3 设计内容 3.1需求分析 3.2总体设计 3.3详细设计 3.4测试与分析 3.4.1测试
给出测试数据,输出测试的结果 3.4.2分析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以及对设计与实现的回顾讨论和分析; 4 总结与展望
可以包括对课程设计过程的收获、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思考、程序调试能力的思考、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程的思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认识等内容。
5 参考文献 附: 1.
正文格式要求:
1)一级标题,黑体,三号,1.5倍行距,左顶格 2)二级标题,黑体,小三,1.5倍行距,左顶格 3)三级标题,黑体,四号,1.5倍行距,左顶格 4)正文:小四,中文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 5)行间距1.5,首行缩进2字符
6)图表中文字:五号,宋体,有图名和表名,图名在图下面标注,表名在表上面标注
2.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1) 2)
标题:黑体,小三,1.5倍行距,居中
内容:小四号,中文宋体,西文Times New Roman)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