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现代企业经营
管理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第一章 企业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实行经济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实体,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企业是指依法成立的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或商业服务,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公司是指以公司法成立的企业法人。企业分为: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 企业是一种营利性机构,其目标是创造利润。企业的效率来自于它的制度效率和经营管理效率两个方面。
制度效率是由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活动中的集合方式决定的;
经营管理效率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这些管理方式决定的。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必须具有以下6个特征:
1.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
经营管理概论
产品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有目的的生产劳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资料;
服务是一种可供销售的活动, 是以等价交换的形式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提供的劳务活动。
2.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
利润是产品价格和成本之间的差额,它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反应。
营利是企业与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企业作为营利组织,“利润的创造”是其生存的条件。
3.企业必须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盈亏 企业在利润动机下,实行独立核算,力争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盈利。
经营结果的好坏,取决于经营管理的水平。
4.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
经营自主权包括:产品决定权、产品销售权、人事权、分配权。
5.企业是纳税单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须照章向国家纳税。
6.企业行使企业应有的职能
企业的职能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监督等。企业不能行使政府职能。
二、 企业的产生:
1. 企业是作为取代家庭经济单位和作坊而出现的一种更高效率的经济单位。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
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企业不仅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得到发展,而且构成了社会经济力量的基础。
在生产领域,企业是生产的现场;
在交换领域,企业是实现交换的基本环节;在分配领域,职工要从企业得到工资、奖金、津贴等,每个职工的最终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活动结果。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经营活动成果的影响。
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力量的基础,
企业生产力的总和构成社会生产力。
企业的发展状态决定着整个社会经
济生活的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每个企业的活力和素质;
三、企业的类型:
企业的类型:有三大类型;
1、 按所属的经济部门分类:工业企业,农业企业,运输企业,建筑安装企业,金融企业,物资企业,邮电企业,商业企业等;这些企业形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它们为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2、 按生产要素所占比重分类:
1)、劳动密集型企业:是指技术装备水平低、用人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大的企业。 (可划分为:◇按企业投入的技术装备等固定资金和劳动配合比例划分,即单位劳动力使用技术装备等固定资金耗量少的企业;◇按生产经营成本构成来划分,即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较大的企
业;◇按资本有机构成高低来划分,即有机构成低的企业)
2)、资金密集型企业,也叫(技术密集型企业) 是指单位产品投资较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较少的企业。通常把钢铁工业企业,石油化工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等划归资金密集型企业;
这类企业一般具有劳动生产率高、物资消耗省、单位产品成本低、竞争力较强的特点。
3)、知识密集型企业是指综合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就的企业。这类企业集中着较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科研时间和产品开发费用,能生产出高精尖产品。如电子计算器工业,飞机和宇航工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以及咨询服务企业等。
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划分,可以用企业里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复杂劳动密集程度作为标志。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占企业全体人员的比重越大,知识密集的程度就越高。
3、按其它有关分类标准进行企业分类:
1)、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类:企业可以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合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2)、按企业经营规模分类:企业可以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企业规模一般指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器设备的数量或装机容量,固定资产原值和职工人数等四个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对公司组织形态的企业分类; ◇若按照公司债务清偿责任可分为: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
◇按照公司经营业务的内容,可以分为:工业公司、商业公司、保险公司;
◇按照公司业务分布情况,可以分为:地区性公司、全国性公司和跨国公司;四、企业系统结构
(一)基本构成要素 企业系统主要是由人、财、物、信息、目标等五个要素所组成。
(二)企业系统流程
1.企业的产品流程(企业根据市场预测和决策进行产品研究,设计和制造,生产出产品);
2. 企业的价值流程(伴随着产品流程,并以货币形式来反映、监督、控制产品流程的资金运动过程);
3. 企业的人事流程(反映产品流程的客观要求,以劳动者的数量、质量、管理方式、劳动技能、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效率,以及劳动者的更新等,来主导产品流程正常、有效地进行,这样的人事发展变化过程,就是企业的人事流程);
4. 企业的信息流程(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信息控制为管理服务。反映以上三大流程的运动过程,并对上述过程进行调查、控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管理信息运动过程,就是企业的信息流程)
五、企业经营管理的含义
1.经营管理就是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2.企业的活动可分为两部分: 一部份是在
生产企业内部进行
的, 是以生产为中心,它的基本要求是充
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一
切条件,用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按预订的计划把产品制造出来。这部分活动叫做生产活动,对这部分活动的管理叫做生产管理。企业的另一部分活动是以市场为中心进行的,它要求企业的管理阶层依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内部条件,制定经营目标,确定经营方向,选择目标市场,进行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制定营销策略,并相应地进行财务决策等一系列活动。这部分活动叫经营活动,对这类活动的管理叫做经营管理。 3.企业经营活动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使它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不断达到平衡;各种经营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各方面,各层次,各环节的活动协调一致,有序高效的进行,这就需要对总体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才能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管理。 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但各有不同的作用和侧重点。
相关推荐: